要盖房子,东西也都是要提前就准备好的。
木头什么的,也不需要买,他们姚家村的山头上就有。地基这些,直接去找村长批,这个也容易。不过现在春耕还没结束,过几天,地里又要忙活起来,这个时候请人盖房子是最难请的,别人要的工钱也多。
所以,现在把材料什么的都给准备好,不过真正要盖,还得等到秋收以后了。
进程的路上,一家人就将这么一件大事儿给商量好了。小桃儿心情不错,其他人也同样如此。
不过她三婶心情就比较复杂的,婆婆答应盖房子了,这事儿确实是该高兴的。可是一想着小桃儿提出要盖房子的事儿,婆婆就答应了,她这心里头又有些不舒服。
婆婆咋就这么宠着小桃儿这丫头啊?
不过,没有人在意她心里的那点儿不舒服,牛车一路上晃晃悠悠的,一家人进了城。
长守县的历任县令,都还算比较有良心。虽说都没有什么很大的才干,在当地做出一些实事,可是他们都没有过分盘剥百姓,税收和徭役也基本都是朝廷所规定的名目,并没有巧立名目。
城门口也有守军把手,检查外乡人的路引等等,对于本地的百姓,并不会过多为难。
杨金花他们这段时间天天进城,守城的这些士兵们都认识她了,见着她,还有她身边这么一群人便笑着问道:“杨婶儿,来县城赶集呢?”
“是,家里孩子们衣服都旧了,也短了,进城看看有没有便宜的布料,给扯了做点衣裳。”
“那不是巧了吗,城东的一家布庄,昨儿才到了一批货,里面有瑕疵品,颜色没有晕染好,布料都是好的,正在便宜处理呢,你们要是不介意,倒是可以去瞧瞧。”
其余人一听,眼睛一亮。
今儿个进城,还真是赶上了。
他们一个个的,看着杨金花的眼神,都充满了敬佩。
毕竟,进城卖饼子这功夫,就跟守城的士兵打好了关系,这手段他们无论如何是学不来的。
进了城,杨金花将两个孙女带在身边,也不管她们能不能听懂,只管对她们说道:“你们两个可都要记住了,这做人啊,就要学会四处栽花,也不要想着什么时候能得到好处,惊喜往往都是在不经意间的。做不到也不要紧,不要到处种刺就行了。”
小桃儿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们也是打算买点布料的,听了守城门的军士的话,也没耽搁,立刻就往城东跑去了。
城东的布庄距离城门这边并不太远,他们将牛车停好,杨金花就开始安排人去买东西。老大和老三去买面粉等厨房里能用的上的东西,老二去找那个姓杨的小子,将他这几天弄的小鱼小虾收了。
几个孩子,就让他们去书铺里面转转,也给了他们一些零花钱,若是想用来买书买纸笔什么的,他们也不会过问。想用来买零嘴儿,那也没关系。
老头儿被她支配着气去买旁的日用品,她就领着三个儿媳妇和两个孙女往布庄那边去了。
布庄此时人还不算多,那一批布料是因为走了潮,颜色被晕了一块,透的层数多,一整匹步都是如此。布料倒是柔软的棉布,手摸着还很舒服,一瞧就是上等布料。另外还有几匹,也是如此,不过程度不一。
城里人瞧着这样的布料还是比较嫌弃的,农村人干活儿多,倒是不嫌弃这些瑕疵。
李小洁 上手摸了一下便惊喜的说道:“哎呀这料子可真舒服,就是颜色可惜了。”
布庄的活计说道:“谁说不是呢,丝绸锦缎虽然好看,但上好的棉布做的衣服,穿起来也格外的舒服。我们掌柜的就琢磨着春夏要到了,弄点棉布过来,棉布吸汗性好,谁知道会出了这样的岔子呢?”
掌柜的只希望这批布料不要亏的太厉害了,能将这些布料处理出去就好。受潮的布料多,即便是价格已经降的非常低了,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将这些料子全部卖完。
布庄的活计和掌柜的,对这个事儿都十分犯愁。
杨金花说道:“你拿几匹给我瞧瞧呢,家里人多,得做好些衣服呢。”
“得了,这就给您瞧瞧。”
其中有几匹布料,晕染的颜色并不是那么严重,即便是做衣服,也瞧不出来什么,杨金花眼疾手快的将布料挑了出来。颜色都是青蓝,其他的还有黄色红色之类的,都是比较正规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