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微观经济学》(2 / 2)这是我的学霸生涯首页

姜苏只买了两本《经济学原理》,这套《经济学原理》于1998年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哈佛大学的一位青年经济学教授格里高利·曼昆。

该书1998年在美国出版时创造了两项吉尼斯世界记录:一是这本书还没有完稿时,出版商就出价250万美元买下版权,从而创下经济学著作卖价的吉尼斯世界记录;二是这本书一出版便很快风行美国,当年销售量就达到了20万册。其畅销速度和畅销数量又创下吉尼斯世界记录。

曼昆的这套《经济学原理》在世界经济学领域是很有地位的。可是当读完了高鸿业老先生整理《西方经济学》才觉得这个著名的《经济学原理》好乱啊,好像徒有虚表,不过这本书也是开创了一个先河了,也是值得一读的,姜苏也耐着性子坐在图书馆读着。

整个下午都是没有课要上的,阳光很棒,或许是大脑里积攒了太多了吧,读着读着书,姜苏拿起了一张纸,开始写下:

......

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各个变量含有1个单位根的原假设,而在一级差分后可以拒绝原假设,因此各个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均为1阶单整,即均为Ⅰ(1)序列。

以此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

fun:y、r_depo、r_bond、r_diffl、E、NDF、CPI、C带入:不考虑相同指标选取的滞后阶数差异的可能性

......

一段段的狂想衬加一丝丝的懒惰,姜苏放下了笔,最终还是懒散战胜了狂想。

姜苏懒散地什么也不想思考了,双手托着下巴盯着窗外的风景瞎想:自己好像来北京这么长时间了,还真没去北京城好好逛逛啊;自己现在盯着窗外,应该表情很忧郁吧,很帅吧!那么图书馆里有没有哪个妹子在欣赏我啊;焦炳弄的那比特币能值钱吗......

......

姜苏写在纸上的是他自己对“帕累托最优”的想法。

在微观经济学部分,帕累托最优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帕累托改进或帕累托最优化。

“帕累托最优状态”这看起来是一种不可能达成的“理想王国”,姜苏也认同“帕累托最优状态”根本就无法达成。

至于“帕累托最优”根本无法达成,还研究它有什么用?

好像真没什么用。

但是经济学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总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一种思想,所以单纯纠结有没有,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很多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并不是完全正确的真理,但是它丰富了人类的思想,这还是很伟大的,毕竟生活不仅仅只有眼前的吃饱饭,总有另外的一些吃饱撑着的向往诗和远方的田野。

至于自己真的要通过对“帕累托最优”的思考研究出点什么成果,姜苏可没有这种想法,他只不过抄写完了一边高鸿业老先生的《微观经济学》,再读了一下其他的书,总会产生点自己的想法罢了。

在图书馆发了一会呆,姜苏觉得肚子空空,于是随便把钢笔压在稿纸上,起身吃饭去了,干饭还是要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