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木辞(1 / 2)天衍五行道首页

青阳群山间一处山峰,高千尺有余,群芳竟艳,姹紫嫣红,杜鹃鲜美,海棠凝香。

这座山峰,原来的名字木辞已经忘记了,不久前有人给它取了个新名字:望帝山。

之所以叫望帝山,不仅仅因为杜鹃争芳,而是在这座山峰西边,有一座将近三千尺高的山峰,此山名为:仁帝山。

仁帝山在青阳地界,千百年来一直赫赫有名,不过三百年前,一次小规模的正魔之战后,中都派大修士过来了一趟,将仁帝山上的仁帝观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的研究了一番后,最后将里面许多有价值的东西都运走,只剩下一座空荡荡的仁帝旧居,仁帝山便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

木辞所在的木家,与其它四大家风林朱雷,并称青阳五大家。只是木家与林家,八十年前才从东方齐国迁移过来,所以木辞对青阳当地的一些旧事,也知之甚少。不过木辞却很关注仁帝,倒不是因为仁帝当年是如何英姿,如何如何力战群雄,如何如何挫败魔族的阴谋,而是因为仁帝的这个“仁”字。

仁帝并不是自称,而是他仙去之后,后人用以赞扬的庙号,仁者,无伤民也。这位仁帝,自修炼之始,便奉行一个理念:百年修行,利国利民。即便得道也不忘苍生木辞尤其欣赏这一点。

“木兄?”

正想着仁帝的事,忽然听到山前方有人在叫他,木辞抬头看去,只见半山腰上,一位身着青衣的男子正向他挥手。

木辞笑了,此番前来望帝山,本就是为了见此人。此人叫齐桓,据他说是齐桓公的后裔,木辞当时还取笑过他,说齐桓公的后裔明明姓姜,却被齐桓反问,‘宋国后裔何以姓宋?’然后木辞就信了。倒也是这个理,谁说周文王的后裔,就不可以姓周呢?

“齐兄好雅兴啊,你这是,在巡山?”木辞显然心情极好。

“哈哈,木兄说笑了,花开正好,出来散散心,没想到出来一会就遇到木兄了,看来是天意啊。”

木辞看了看前面山峰,向齐桓点点头,“有点事,山上说吧。”

……

“不知木兄此来,所为何事?”

望帝山山顶,齐桓给木辞倒了杯茶,开口问道。

此间有两架简陋的屋子。说是一架屋子,是因为实在简陋之极,除去四角的支柱与上方的屋顶,几乎全是树枝,这两架屋子,一架是木辞所建,一架是齐桓所建。两人现在所坐的地方,正是齐桓所建的那间屋子前。

屋外是略显空旷的山峰顶,零星的散落着几棵老树,光线很是充足。仔细看去,居然还有两株茶树。

缓缓收回远望的目光,木辞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有些怀念的看了着自己那间屋子,屋子周围,并没有显得凌乱,甚至连一段枯枝也没有,显然是齐桓帮着经常打扫过,屋子遥遥对着对面高耸入云的仁帝山,木辞的目光,不自觉的又向仁帝山看去,想起之前的一些事来。

两年前木辞第一次听说仁帝山的时候,就曾与同学去过,当时这座望帝山还是荒山。

第一次进入望帝山上的仁帝庙,木辞便有一种很奇妙而又说不出的感觉,问同学却都说没有感觉到,木辞那时就已经开始留心仁帝观了,后来经常去后,终于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仁帝观里有一种很奇妙的力量,可以引导自己感知灵力,让自己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灵力的流动。

木辞很喜欢那种感觉,似天人合一,一伸手,便能实实在在的触碰到灵力。

但这种感觉却是偶尔如昙花一现,即便如此,这两年许多趟下来,木辞的灵力感知已经训练的非常敏锐了,敏锐到,甚至似乎可以感觉到金丹期大修士的护体灵气!由于有着感知灵力的优势,木辞学起阵法来得心应手,如有神助。

不过,虽然有着这些好处,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严重阻碍了木辞的修行进度。以如今筑基期等于狗的说法,木辞连狗都不如,在练气八层整整卡了一年!

木辞一直弄不清楚其中缘由,最近才突然意识到可能与仁帝观的力量有关系,于是抱着探究的心理,那天木辞又去了仁帝山。

当时木辞在去往仁帝山的路上,正好见到有人与他同路,也就是齐桓,机缘巧合之下,两人便认识了。

当时齐桓极其狼狈,衣上还有许多泥渍,据说去仁帝山也仅仅是想暂时有一处安身之地,正巧遇上木辞。木辞当时并没有嫌弃齐桓,热心的带他一起去仁帝观,木辞发现齐桓似乎并不喜欢说话,便没有再多说什么。

谁知在去仁帝观的途中,一处较窄的山路上,山上忽然滑落好些石块,木辞正要施法抵挡,却见齐桓随意一挥手,也不见灵力波动,只听“轰”的一声,身侧竟然凭空出现一道淡青色法术墙,堪堪挡住了下落的石块。

木辞当时心有余悸,以自己的实力,虽然也能躲过,但绝对不会这般轻松,所以木辞对齐桓顿时高看了许多。

之后在青阳观,木辞有意提出要去一趟仁帝居,问齐桓要不要一同前去,齐桓表示想过去一观。

路上的时候,木辞已经跟齐桓说过了,仁帝观虽然可以留宿,但仅仅是留宿,里面是不能去的,尤其是仁帝旧居,本来是需要青阳峰的批准才能进去一观的。

不过自从三百年前正魔的那次战斗之后,青阳峰对仁帝观的态度,降低了不只一两个层次,从入观的标准就能看出来,以前必须是青阳峰的弟子,还必须有青阳峰的批准才能进,如今只要是青阳的学生都行。

青阳峰的学生称弟子,青阳学院则称学生。

所以齐桓才说想跟着一起进去,反正有地方休息一晚。其实木辞在路上见识过齐桓的表现之后,已觉得此人不凡,早有意结识,所以才那般问。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木辞不得不感叹:一饮一啄,皆有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