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神秘帮手(1 / 2)我和我的万人迷光环首页

大家都知道,一部电影的制作周期是很长的,远不像小说里面写的那么简单,通常都是一个超级庞大的团队的集体工作。很多小说为了赶进度,或者说为了让一个导演成为年轻有为的牛人,都在疯狂的赶时间。

近水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叫《彗星来的那一夜》,这部电影还算大众,是一部还算烧脑的推理片,推理倒是次要的,主要是它的成本只有五万美元,也就是将近三十万人民币,最后获利超过千万。是以小博大的经典之作。

似乎还获得了阿姆斯特丹奇幻电影节黑郁金香奖,这个电影节看起来名字有些野鸡,但是这其实是世界最大的纪录片电影节之一,非常照顾新人导演,报名要求很低,只需要英文字幕和50欧的报名费......

等等,上述说的是了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这个奇幻电影节触及了作者的知识盲区(才发现)......

近水还记得一部更省钱的片子,名字忘了,数字鬼才的她就记得导演只用了28000美元,是在导演打工的便利店拍的,拍完算上工资还赚了。在线求电影名(好像叫疯狂店员?)

言归正传,电影开始制作前是有很多准备工作的,近水清楚至极,甚至知道那个环节油水最多,最不好把控。

大众都知道,电影要先有一个剧本。但是其实剧本创作分初期,呈现期,完善期......就连传统认为的一个剧组最多两三个编剧,其实剧本开发的职位有编剧,文学策划,剧本统筹,剧本医生。

一般比较全能的天才导演或者演员一般也只是充当编剧中的一员,除非权威够大,否则最后呈现的剧本被剧本统筹(一般叫剧本顾问)影响的会更多。

顺手提一句,在好莱坞编剧工会的影响力是很大的,维护编剧的利益,编剧一般能拿走分账的百分之五,导演也是。但是所有工会成员都会上交一部分的收入(大概是百分之十五)

虽说不能杜绝工会成员贪污的现象,但是对于末流编剧来说,是他们的救命钱。当年近水有个朋友是好莱坞的一个小编剧,影视寒寒冬的那一年,一个冬天没有一笔收入,但工会在圣诞节的时候每年都会发1000美元,一只火鸡和一些生活必需品(现在不知道是不是),他勉强度过寒冬。

国内也一直在努力,但是还没有达到成熟的行业水准。

近水的剧本打磨的差不多,本来也是上辈子的产物,这个故事话剧小范围的火了,但是由于是联合创作,后来的电影开发上就难以磨合,最终流产。

当然,作为京影的在读学生,近水有必要先将剧本拿给老师过目。

她选了老侯,不仅是因为他大小是个主任,也因为老侯是真有眼光,曾经向近水推荐过不少有潜(钱)力的新人。

“这是你写的?”老侯抚了抚眼镜,语气中就透露着几分惊喜。

近水点点头,“老侯,你觉得咋样。”

他凝神想了想,“故事和台词是真的很不错,完全是成熟的剧本了,你很有天赋,但是还缺了一点文学性,艺术感。”

这一点近水倒是没想过,两辈子大奸商,投资电影因为背靠鹅厂,分工明确,最擅长的就是找到最能赚钱的片子,对于艺术电影,不是没有研究,但是要自己搞出那种质感,就为难她了。

老侯看出了她脸上的为难“我知道你对市场很有研究,知道大众喜欢什么,但是商业电影刚刚起步,观众习惯正在培养,你想想,看电影的都还是哪些人?”

近水一点就通,这个年代,电影还没有走到太基层,看电影的都是一些自认为有一些文艺气息的年轻人,在片子里加一点让他们觉得有艺术感的东西,可以让他们装一装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