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节 等待(1 / 2)港岛之财富豪门首页

回想21世纪的工业生产线,岗位上是大幅度减少人工,基本上朝着机械智能化地发展,

其带来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成本也随之大幅度减少,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竞争力。

通过对比,梁智诚就这产生了很大的感触,梁记制伞有必要实行机械生产化。

虽然说员工们工作是很努力,遵守职责,但在产能上,这肯定是没法与机器相比较,可以24小时生产。

例如在伞布裁剪上,就是把原材料一卷卷的伞布,裁成一条条长方形的形状,方便后续的伞布加工,

这一个工序叫做大裁,可以使用机器去完成这一道工序,

目前是采用人工切割。

还有伞杆冲孔,目前是半机械化,需要人工的操作,才能完成。

这一道工序可以用全自动机器冲孔,不需要人工操作。

所以,在以上的工位生产过程里,辅助机器或者全自动机器,其生产效率可以大幅度提高。

不过,梁智诚也注意到制伞业是一个比较特殊,并不是每一个生产工位,可以实行机械化生产。

其原因是伞具对装配工艺、表面处理是有特殊要求,伞面裁剪缝制、伞骨的组装、伞头尾的组装等工艺,是分开的,不能进行机械化连续生产。

而雨伞的主要结构一般由伞布、伞架、伞杆等三部分构成,当然,还有部分小零件:伞珠,伞柄…等等。

所以,有的工位必须是人工完成,即使是在21世纪的制伞行业,也是如此。

例如:伞布的小裁加工,是需要人工完成的,其过程就是把大裁后的长条形状伞布裁成一片片的三角片,裁下来的布料用作雨伞的伞面。

然后,就是工人先将三角形的木架防在伞布上,然后用刀片一片片小心地裁出。这是完全需要人工,暂时机器是无法代替的。

还有伞布与伞骨架缝合,目前技术原因,暂时需要人工完成,后续发展一定规模,研发缝伞机器,其效率至少提高是5倍。

结合以上的分析,梁智诚决定梁记制伞的工业生产,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

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

目前梁记制伞每一位普通员工,每月工资是1200元,有700位员工,每月的工资开支在93万,包括工厂管理层的生产奖金。

另外,还是需要注意的是,港岛员工的工资每年都会上涨,到1978年工资会上涨1600元,到1982年工资会上涨到2000元。

如果使用机器的话,至少节省一半的人力成本。

根据功能,一台机器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其范围大约在3万~15万不等,且使用的寿命至少是在10年以上,

可以说,从长期来看,采用机械生产,是完全利大于弊。

当然,如果说梁记制伞不进行改变,仍然采用人工制造,

那么,梁记制伞存活的时间是不超12年,甚至可以说不超过5年。

根据重生前的记忆,梁记制伞作为港岛最大的制伞公司,其伞骨架的材料是以纯钢,永久包修为口号和卖点,是港岛的品牌老字号,也深得全世界消费者的认可。

然而,在进入1980年,由于曰本制伞公司凭借着工业流水线的生产,将伸缩雨伞的价格,压缩得极其便宜。

这严重冲击了梁记制伞的销售,迅速地失去了港岛和欧洲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