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回 家(1 / 1)诗酒趁年华首页

钱榆回到家里,已经九点多钟了。洗漱完躺在床想着小刘说的话。局长真是那么好的人吗?可那天分明表现得就像个没文化没素质的粗鄙之人。而且同事也说了他这人不怎么样,可在小刘这里说的话却是另一番模样。但愿如小刘所说吧,那么全市的教育就会有个好的带头人。自己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拿起《百年孤独》继续看。看到书里面描写乌尔苏拉监视丽贝卡和情人约会的场景,她忍俊不禁。边看边由衷地感叹《百年孤独》写得真好。电话响了,是母亲打来的,说“五一”到了,哪天回家?钱榆也兴奋起来,告诉妈妈明天下午下班就放假了,坐晚班长途汽车回家。妈妈告诉钱榆已经准备好了她爱吃的菜就等着她回来呢。钱榆兴奋地想着明天回家的时候给父母弟弟买些礼物。

第二天班,钱榆和大姐都发现小刘的头发洗吹过了,也是柔顺闪着光泽的披肩长发,也淡淡化点妆,变漂亮了。钱榆问,小刘今天打扮这么漂亮有约会啊?小刘说,我平时不收拾,你们说我,今天我收拾一下,你们还笑我。和你们说,今后这样的我会成为常态的。主任,我要向你学习。今天我就是受你的启发早早起床,感觉也没什么难的。钱榆问她回老家吗?小刘说我家太远,回家一趟来回折腾也就能待一两天,不回去了。钱榆又问到哪里去玩?小刘说还没想好呢。到时候临时再定。

第二天下班,大姐和小刘陆续走了。钱榆把办公室的窗户关好。再环顾一下周围有没有安全隐患,电脑都关了没有。查看一圈觉得没什么了。就拎着大包小包打车到长途客运站买票坐车回家。出租车路过一家豪华的饭店时,钱榆隐约看见那个长发飘飘的女孩儿那么像小刘。小刘到这里吃饭?哦,是不是佳人有约啊?她害羞担心别人笑话没说啊,你藏得好深,等放假回来我再问你。钱榆家距离这里也就二百里地,不算远。坐公交车走走停停的两个多小时。车座位都满了但没有超载现象。一路安全到家。妈妈推着自行车早早守候在汽车站。看见女儿下车了帮着提包,问女儿坐车累不累,看看女儿说又瘦了,平时多吃些饭。钱榆想起清代蒋士铨那首《岁暮到家》: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辛苦。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当妈的永远是顾念自己的孩子。娘俩高高兴兴地推着车子往家走,母亲一路絮叨着家里发生的事,左邻右舍的事。钱榆不时听母亲说,哪位哪位老人没了。谁谁家的孩子都结婚了。她不时发出哎呀,这个大爷也没了?哎呀,那家的孩子这么大了?都成家了。也是,从读高中就离开家,一晃十年了,当年的小孩儿可不就成了大姑娘小伙子了。老人的时光本就少,十年,他们老去,没了,化为尘埃。从村头的地边路过有新的坟茔,纸钱随风飘散。村里的老人们钱榆还有些印象,但孩子们是越来越多的生面孔。和母亲话着家常,感觉真是温馨幸福。父亲在学校忙着建新教学楼还没回家。国家在乡村义务教育这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乡村学校环境和市里学校差距越来越小。这所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包括实验室都已建完了,只差尾工,九月份秋季开学学生们就可以搬进去学习了。父亲作为老校长还有四年就要退休了,但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对己严格自律,每天都早于老师们班,在学校门口站着。对学生老师而言那是一面行走的旗帜。看到他风雨无阻地天天来那么早,学生和老师感到自己不努力都对不起校长。正因为父亲和老师的付出,使得这所乡村中学的学生数量不降反增,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让附近村镇中学教师和领导羡慕不已。

现在乡村人口减少,青壮劳力都到市里打工,在市里买楼,孩子自然也就带走了,到城市读书。可是这所学校因为管理到位,中考孩子成绩突出,附近乡镇包括外县都有到这里就读的。钱榆父亲发现这几年,离异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给学校管理也带来困惑。这部分学生大多数都是父母不到法定年龄时结婚,一般都是十八九到二十一二岁就结婚了,年轻不定性,孩子出生后,俩人不再迁就彼此,一言不合离婚!乡村年轻人结婚特早和大城市里工作的年轻人形成两个极端,大城市的年轻人晚婚,个别的不结婚。在乡村还有的是父母一方在市里打工,往往受不了诱惑,红杏出墙,离婚!钱榆表舅家的儿子在乡下养牛养车的过得很好,后来到市里买楼买车,被这里的女孩儿相中,回家就和老婆离婚,都俩孩子了,这孩子都归钱榆表舅照顾。给老人增加了极大负担。父母对家庭对孩子不负责任,结果就是孩子性格叛逆任性难于管理。再难学校对他们也不放弃,让他们感到温暖。

钱榆回来了,母亲晚饭准备丰盛,给父亲打电话,父亲说你们吃吧,不要等我了,我晚会儿回家。母亲说都放假了,这么晚工地也没人,为什么还不回来呢?父亲说,有一个小女孩儿生病在家好几天了,今天在家附近跳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