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二章 公孙瓒的计谋(2 / 2)三国之战神潘凤首页

潘凤皱眉沉思。

以幽州目前的情况,公孙瓒显然不可能有援军,毕竟能够作为援军的乌桓和鲜卑都已经被公孙瓒打败了,其中自领乌桓校尉的阎柔更是被公孙瓒斩于阵前,以至于乌桓人现在是人心惶惶,但凡公孙瓒有再次西进的打算,他们就会头也不回地往匈奴人的领地跑去。

相比于匈奴人,乌桓人还是觉得公孙瓒更加恐怖一点,至少大草原上躲躲藏藏还有一线生机。

至于鲜卑,在公孙瓒击败他们的联军后,这些人已经开始往高句丽方向逃窜了,也不知道高句丽方面能不能抵挡鲜卑人的入侵,会不会跪在鲜卑人的叫嚣苟延残喘?

这两路人马都不可能成为公孙瓒的外援,那么其他人呢?

潘凤脑子里映出一个个有可能成为公孙瓒外援的人名,却被他一一否定。

到了这里,公孙瓒有外援的情况几乎可以排除,可如果不是外援,他又是哪里来的自信跟冀州大军正面硬刚?

潘凤苦思冥想想不出办法,于是把郭嘉给叫了过来。

这次运气不错,郭嘉不是被抬进来的而是自己走进来的,显然这货也知道大战在即没有过于酗酒。

“子和,找我过来何事?”郭嘉本以为到了现在也就是攻城战的事情了,结果还未开打就被潘凤叫了过来。

“奉孝,公孙瓒刚才给我下战书了。”说着,潘凤将公孙瓒的战书递了过去。

郭嘉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也是公孙瓒可能有外援了,但转念一想似乎也没人能帮到他。

接过战书,郭嘉看完之后也是沉吟不语。

良久,他才试探着说道:“若是没有办法,便派人去北平周围查探一番,询问百姓近些日子公孙瓒有无动作,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郭嘉的想法很简单,能够影响两军战局的东西,必定不是一两个人那样容易掩盖的,公孙瓒就算真的在暗中谋划着什么,也不可能瞒过所有人的眼睛。

要是这样还问不到任何消息,那也只能在大战当天多派些哨骑提前预警了。

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潘凤不可能因为未知的威胁而白白错失,否则攻城的时候又要费一番手脚了。

听了郭嘉的话潘凤当即点头。

很快,一大批哨骑冲出冀州大营往北平周围的地区扩散开去。

没多久。

公孙瓒大肆收拢耕牛的事情在这么多哨骑的打探下很快就被潘凤等人得知。

......

营帐中。

潘凤和郭嘉终于有了笑意。

“看来公孙瓒是想用那些耕牛来冲开我军的阵型啊,想不到他还有这招。”潘凤笑着说道。

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现在已经知道公孙瓒要做什么,那还有什么好怕的,至于郭嘉口中的‘火牛阵’潘凤也是略有耳闻。

凭心而论,要是出其不意被火牛阵冲杀,一般情况下即便是再精锐的军队都有可能出现溃散,人力是比不过耕牛的。

不过对于冀州军来讲,耕牛的力量也未必能够撼动整个军阵。

首先,这次冀州军中有麴义的一千玄武甲士,这些人本身就穿着重甲拥有极高的防御力。

其次,玄武军是有番号玄武的防御力加成的,这让原本就抗揍的他们更加不可撼动。

最后,麴义的天赋也能在玄武军结成军阵的时候提供不少的防御力和攻击力。

这三层状态叠加起来,每一个玄武军都堪比人形坦克,这种情况下,耕牛与玄武军相撞的最终结果还真不好猜测。

不过为了防止玄武军士卒在猛烈冲撞中被震伤,还需要给他们的重甲内部填塞一些缓冲之物,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很快,潘凤就把该准备的事情传达给了麴义,而麴义在听说玄武军要硬抗历史上的火牛阵时,他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

玄武军的能力他是十分自信的,即便是对上火牛阵也丝毫不惧。

可以预见,这一次若是真的正面抗住了公孙瓒施展的火牛阵,那么玄武军的名声必然响彻大汉!

这将是玄武军载入史册的一战!

麴义激动不已,在得到潘凤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下去准备各种减震的填充物了,他可没有被兴奋冲昏头脑,士卒的性命该保证的必须保证,这已经是冀州军刻在骨子里的传统了,而且玄武军支撑的时间几乎能决定战局的走向,所以玄武军士卒越晚倒下对己方就越发有利。

准备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种氛围中,三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

北平城西面三十里处。

这里时一块巨大的平原,有着开阔的地形和良好的视野,对于军阵对战来讲这是极好的地形,足够双方士卒展开阵仗。

为了防止潘凤发现火牛阵的秘密,公孙瓒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率领大军前来等候了。

他自信,昏暗的天色足以掩盖夹杂砸在队伍中的耕牛,到时候军阵结成,几万人围着一千头耕牛,潘凤除非长了翅膀,否则根本不可能看到其中的异样。

公孙瓒不知道的是,潘凤早就知道了他的计谋,所以在得知公孙瓒早早地率军抵达目的地的时候,潘凤却丝毫不慌,甚至吩咐士卒吃了早饭后休息一会儿等气温暖和一点了再出发前往。

所以,当冀州军来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公孙瓒的幽州军已经等了两个时辰!

这两个时辰内幽州军士卒们可是实实在在吹着平原上的冷风,好些站在外围的士卒已经被吹得瑟瑟发抖,要不是公孙瓒有命在身,他们真想缩在一起报团取暖。

不管怎么说,冀州军终究是如约而至。

在看到冀州军的时候,公孙瓒原本阴沉的脸一下子就灿烂了起来。

“子和,你来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