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笑昆问吴大斤道:“陕川反寇日益猖獗,不知是否影响到徐阳啊?”
“暂时还没什么动静,不过,我派出的细作说,山西、河南一带已经出现过李自成的小股人马了,恐怕不久也会出现在徐阳啊,不然我也不会亲自去四门巡视。这些反寇都是亡命之徒,对我大明的威胁日益加重,不得不防啊!”吴大斤道。
“是啊,内乱蜂拥,关外的满清又虎视眈眈,我大明真是腹背受敌呀。”萧笑昆忧虑道,“姜毅兄弟家在蓟镇,满清已经不止一次突袭蓟镇关隘了。”
吴大斤忽然想起了什么,问姜毅道:“姜毅兄弟,听说过去的蓟镇总兵戚继光在蓟镇长城上修了很多空心敌台,你可亲眼见过?”
“见过,”姜毅回道,“我们姜家堡就有人在蓟镇统辖的青山关当兵吃粮,我曾经跟随他上过长城,那空心敌台确实修建得十分巧妙,一般都是跨长城城墙而建,这些楼台里面中空、四面开窗,守城士卒可居住在里面,并储存武器、弹药,大大增强了抗击来犯之敌的功效。”
“戚少保智谋过人,不愧我大明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呀!”吴大斤挑起大指连连赞叹。
兄弟固然情深,终究难免一别。萧笑昆四人离开徐阳,吴大斤尽管是条硬汉,依然眼含热泪,直直送出十里。
姜毅在马上回身张望,已经看不到吴大斤的身影了,不由问萧笑昆道:“笑昆兄,你和吴将军十五年未曾见面,因何感情如此深厚呀?”
“姜毅,你有所不知呀。”萧笑昆道,“吴大斤本不姓吴,他的父亲原是个习武之人,在京城里专事‘打行’营生,替人护财消灾。不幸的是,他在一次打行时中了山贼的埋伏,丢了性命。吴大斤的母亲思夫过甚,不久郁郁而终,吴大斤就成了没人管的野孩子。那个时候我们常在一起玩耍,我没少带吃的给他。后来,他被一位吴姓将军收养,再后来,他们吴家离开了京城,我们也就没了联系。大斤是感念我对他有饱腹之恩哪!”
姜毅感叹道:“想不到,大斤将军身世竟是这样悲苦!”
萧笑昆道:“大斤虽然贵为徐阳将军,我却很是为他担忧啊!”
“这是为何?”姜毅不解地问道。
“朝廷剿贼不断,反寇却越来越多,已经攻占过我大明多座城池,徐阳乃江北重镇,将来难免一战,胜负难料啊!”萧笑昆道。
“我看大斤兄治军有方,徐阳城又城池坚固,应该不会有事的。”姜毅劝慰道。
“但愿如此吧!”
……
数日之后,四人来到了姑苏。进了人间天堂,感觉又不同于徐阳。游名园,逛名胜,品美食,听南曲……叠声赞叹!踯躅流连!萧笑昆、姜毅几乎忘了此行的目的。
这日,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空气温润清新。姜毅靠在客栈客房的窗前,眼望着街巷上撑着油纸伞的人们匆匆走过,不禁有些发呆,连萧笑昆走到身旁也未察觉。萧笑昆在桌子对面坐下,也把目光转向了窗外。
“姜毅,在想什么呢?”
“笑昆兄,我什么都没想。身在江南的感觉真是好啊!”姜毅道,“我突然觉得,这里好像让我平静了许多,无欲无求了,就想这么默默地坐着。”
“是啊,我也有同样的感觉。人生浮华,世事如梦,难得享受如此清凉啊!”
“笑昆兄,今日咱们有什么安排吗?”
“姜毅,你我兄弟去拜访一位名士吧,”
“名士?好哇!不知是哪位名士?”
“就是那大名鼎鼎的叶秋池呀。”
“你说的就是那位坊间颇有名号,人称‘姑苏城中风花雪月第一人’的叶秋池?”
“对,正是此人。”
姜毅兴奋地问道:“我听说此人不仅琴棋书画俱佳,而且乐于粉墨登台,演唱南曲,可是真的?”
“不错,确实如此。而且,此人常常出入烟花柳巷,与妓女们诗词唱和,颇有昔日柳三变之遗风啊!”萧笑昆感叹道,“更重要的是,叶秋池遍览江南美色,凡是色艺超绝的歌妓,大都与他熟识,我们这趟江南之行,非得此人指点不可。”
“哦,既然这样,还真得去拜访拜访。若能得他指点,咱们可就省大事了。”姜毅道。
萧笑昆站起身,走到门口,高声叫道:“小二。”
“来啦,来啦,”店小二脆生生一声答应,一溜小跑,噔噔噔上了楼,“客官,您有什么吩咐?”
“小二,我向你打听一个人。”
“谁呀?”
“你可知姑苏名士叶秋池住在何处?”
“哟,我还当是谁呀!叶秋池叶员外谁不知道?还真是巧了,他就住在离此不远的竹枝巷里。你们若是要去见他,不用叫轿子,走着去有个一炷香的工夫也就到了。叶员外的宅院门口墙上有个石牌,上面刻着一个‘叶’字,那就是了。”店小二利落地回道。
谢过店小二,萧笑昆、姜毅借了客栈的两把雨伞,按着店小二的指向,一路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