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北京常是银装素裹的,天上是翻涌的密云,四处是茫然的白。
温言书裹着暖和的大衣,朝卖早点的阿姨探出头:“婶儿,来杯热豆浆!”
他生得清秀漂亮,五官干干净净的,气质又柔软温和,眉眼里总是带着笑,站在哪里都分外讨人喜欢。
阿姨满心欢喜地看着这年轻人,把摊子上的二维码翻出来,乐道:“尝尝豆汁儿?”
温言书一边扫码,一边笑着摆手:“不用了,婶儿,我外地人,喝不了这个。”
来北京的第十个年头了,温言书已经学会在讲话的时候带儿化音,却还是喝不惯风味奇特的老北京豆汁儿,也依旧适应不了北京寒冷的冬天。
这也太冷了,温言书裹紧围巾,心想,天得多冷水才会结成冰,变成雪花飘到地上。
他脱下手套接过豆浆,温热顺着手掌攀满了全身,寒意消散些许,他往围巾里缩了缩脑袋。
再往里走就是白马桥了,从朝阳区来,一路从地铁到公交近两个小时,温言书眼睁睁看着窗外属于北京的繁华逐渐褪去,换上了一副贫穷的旧貌。
他站定在原地,望着眼前仿佛褪了色一般的街道,拿起相机,朝那涌动的人流拍了张照片。
这是他在《每周观察》做记者的第五个年头了,这周他选择的新闻点是“北漂”,准确的说,是做一次以固定群体为采访对象的人物特写。
在通州区的白马桥有着北京最大的临时工劳务市场,这里的北漂和他当年毕业那会儿的北漂应当不是同一种,温言书看了看周边叼着烟头、满身泥污的民工,心想。
还没往里走几步,手机响了,是报社的主编杨文武。
温言书拿着电脑包,端着豆浆,艰难地用肩膀夹起手机:“喂?杨哥?”
杨文武说:“小温,校园暴力专题你真不做?我觉得你在青少年教育这块儿,比他们都专业。”
三年前,温言书曝光了宁昌一所打着“青少年行为矫正”的旗号、实则对学生进行虐待囚禁的学校,取得了相当大的社会关注。自那以后,他几乎成了青少年教育问题的“专家”,几年里大大小小关注了很多关于青少年成长的案件,唯独没有接触过校园暴力这一相对敏感的话题。
温言书听到这儿,几不可闻地皱了皱眉,接着面上又很快恢复了笑意:“不好意思啊杨哥,我这周已经定题了。”
杨文武还不放弃,又道:“定题了可以改,要我说,北漂真没什么好写的,校园暴力专题你做好了,对你升主编很有帮助的。”
温言书笑起来,说:“杨哥,无论什么题材我都可以写好,这些有爆点的留给他们新人做吧,到时候把稿子给我过一遍就行。”
杨文武只是叹了口气,却也似乎拿他没法,只叮嘱道:“行吧。”
在挂断电话前,那边又不放心地问了一句:“最近还有人骚扰你吗?有问题一定要跟领导提,别自己硬撑。”
温言书停顿片刻,笑道:“放心吧杨哥。”
挂了电话,他低头嘬了一口还冒着热气的豆浆,全身上下被暖意包裹起来。他惬意地眯了眯眼,整个人放松下来。
地上的积雪被踩出一条泥泞的路,温言书举起相机,沿着人行道边走边拍。
这边的雪和朝阳区的不太一样,掺杂着易拉罐和烟头,脏兮兮得像是在烟灰缸里洗过。
温言书弯腰卷起裤腿儿,却也习惯——当记者跑过那么多地方,什么路没走过?
这是条人流量比较大的主干道,清早,打着特价标牌的商场便声嘶力竭地喊着甩卖,灯红酒绿了一夜的“台球”、“棋牌”的招牌,在白日被灰色的雪覆盖。
拐过弯,一排排大大小小的“人力资源公司”门口,年轻人、中年人、男人、女人,乱七八糟排起了长龙。
这便是劳务市场的核心地段——一个一年四季都不会消停的热闹地儿。
温言书莫名有些喜欢这样穷涩的街角,这让他想到了他的老家渝市,似乎也不缺这样的人生百态。
路边,一个男人正吃力地往车上搬着货物,那箱子看起来颇沉,压得男人脊梁骨都弯了个弧来。
温言书三两步跑过去,放下包,伸手帮他往上推了一把。
等那男人转过头跟他道谢,又着急忙慌抱起下一个箱子,温言书便笑了一下,退到一边,不再打扰。
在这里,金钱的度量衡就是时间。
每个人都怀揣着梦想努力奋斗,有跑快递的、做搬运的、还有怀揣着梦想做群演的,为了让自己足够在北京的这一片角落中扎根,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与金钱赛跑的日子。
出于职业生涯中的一些经历,温言书学会在接触一个群体之前,先闭嘴观察——毕竟,很大一部分人天生对“记者”这个职业抱有莫名的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