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忙道:“哥哥,没有上面的旨意,怎可行此大事?”
曹仁不甘落后道:“大兄就是去了汉中,那洪承畴堂堂正三品的大员,提督一方军务的人物,岂会因为大兄的几句话而发兵?袁绍既有密旨,就由他去吧,犯不着为了一个昏庸的韩慎独得罪袁家和董卓董总督。”
夏侯惇又道:“子孝说的极是,况且就算汉中兵相助,也不见得能打赢十万起步的强悍边军。”
曹仁接口:“何况两支边军皆是争位而来,若是他们支持的某位突然死了,也不见得会打起来,大兄贸然前去汉中求兵,属实不智。”
“你等不必多言。”曹操转过身制止了两个堂弟的话头,“两州总督董卓、丁原者,皆狼子野心,若是他们率军前来,莫说这长安城里要死一圈,就是关中百姓,只怕也得哀鸿遍野、生灵涂炭了。为今之计,当先求汉中军先拱卫长安,再求河套等北地边军驱逐并州大军。”
曹仁和夏侯惇面面相觑,觉得堂哥实在是太急切了。
曹仁劝道:“既然大兄有意阻止战端擅启,何不上书兵部和五军都督府?”
夏侯惇也跟着说道:“就是,让兵部和都督府的老爷们头疼去,我们兄弟几个,又翻得起什么风浪呢?”
曹操瞥了眼两个堂弟,“难道你两人不知道兵部的尚书秦桧是个猪头吗?况且我是西园出身,直属于皇爷……大行皇帝,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都不怎么对付。要是我上书给秦桧他们,我曹操拉不下这个面皮。”
他说的是心里话,西园的成立,就是为了分解与国同休的勋贵们手里的兵权。
西园校尉,也大多是各地中正(官职名)推荐而来,与正儿八经科举考上来兵部官员相比,更像是元鼎帝给士绅大族的恩典。
所以科举出身的官员看不起西园出身的袁绍曹操们,西园出身之人也因为自己能直达天听,往往瞧不上兵部官员。
当然,五军都督府里面的勋贵们同时看不起这两个人群。
正是这种原因,让西园的袁绍和曹操都选择绕开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直接找上太孙。
“大兄。”曹仁语调里带了几分焦急,“就是并州大军来了,也是人家韩家人上位,我们兄弟何必趟这洪水呢?”
曹操沉声道:“韩慎独者,太孙也。既是大行皇帝亲自立的太孙,我曹操必辅佐之。”
皇族人物里面,曹操最崇拜今儿个刚到头七的元鼎帝,也就是韩慎独的皇爷爷韩彻。
不只是因为韩彻设立了西园,更多的是韩彻在位近四十年,文治武功,让大周的强盛到了新的境界。
元鼎帝即位以后,就大力对瓦剌、准格尔等部大力出击,夺回了失陷几百年的河套,让汉人和游牧部落的战线重新推到了阴山附近。
曹操毕生夙愿就是当个征北将军,将瓦剌、准格尔等部驱逐出河套,但是在元鼎帝复套成功以后,他只得将之改为征西将军。
“子孝说的是,我们何必卷进去呢?”夏侯惇也忙道,“何况那太孙韩慎独是出了名的昏庸,袁绍府上有个很有名的门人说过,韩慎独言不足以……来着?”
曹仁补充道:“智不足以拒谏,言不足以饰非,是那许攸许子远说的。为此他被带到北镇抚司的昭狱里游玩数日,还是那袁本初亲自跑去北镇抚司捞的人,这才结束游玩。”
曹操道:“正是太孙殿下如此中庸,我等才要大力辅佐他,若是他英明神武,怎会有如此困局?”
“何况袁绍此人,多谋寡断,所谋划之事,必是环环相扣才能成功,你二人只需截住他派往凉州的信使,就可以使其诸般努力付之东流。”
五大三粗的夏侯惇挠了挠胡子,“昏庸才辅佐,哥哥这是什么想法?”
“别管我什么想法。”曹操走到两个堂弟座位前,仰头俯视着他们,“就说你们听不听我的?”
夏侯惇抬头憨憨地看着堂哥,“我们听你的就是了。”
被代表了的曹仁用余光瞥了眼夏侯惇,眸里闪过一丝不爽,但还是跟着说道:“但凭大兄驱策!”
曹操抚掌微笑,口中连说:“好,好,好!想来那袁绍的信使已经出发,你二人可带人从西城门直追上去,紧随其后,不用在关中动手。一出萧关,就想办法拿下他们。”
萧关,就是关中的西大门,位于长安西北方向的固原府,扼守着六盘山脉的豁口。
袁绍信使若是去金城府找凉州总督董卓,必先北上到达萧关,再西出凉州。
曹仁不解,问道:“大兄,为何不在关内动手?”
曹操道:“萧关以内,还属京畿,人口稠密,且律法严明,你们动起手来多有不便。出了萧关,就是凉州地界,大山大沟极多,你们随便找个犄角旮旯就能解决袁绍信使,神不知鬼不觉。”
夏侯惇狂喜,“哥哥的意思是随便杀人?我早看袁绍小儿不爽很久了,杀他几个门客出出气也是极好。”
曹仁点点头表示赞同堂哥的话,但是他的心中又有疑惑,遂问道:
“大兄如何前往汉中,又如何劝说洪承畴洪提督出兵?”
曹操单手拂须道:“我自带人子午谷到汉中,一路上也好观察地势,至于到了以后如何劝说洪承畴出兵?那就不是你操心的事了。”
曹仁见曹操胸有成竹,也就没有多问。
曹操也没有消磨时间,唤来奴仆与部曲,只说明哥仨要带几个人离开长安,然后挑选了一些身体健壮的充作随从,天还未亮就此离开。
此时的曹操不会想到,这个仓促但又正确的选择,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让一代征西将军就此走上文臣之路,直到他成为大周复设丞相以后的第四位“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