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红薯与土豆(2 / 2)诸天:开局扮演大秦始皇帝首页

“大王,这两样东西是否需要优质良田耕作?”

“此物生命顽强,落地而安,贫瘠之地产量会稍低一些,不过起码也有十数石,但贫瘠之地可以用沤肥法来拟补田地不足。”

土豆红薯的最地产都有一两千斤,比这方世界的最高产翻了一两倍。

因此众人忍不住倒吸了口凉气。

“有如此亩产,何愁大事不成。”尉缭和治粟内史等人忍不住感慨道。

王翦和蒙武等武将眼睛都红了,只要大秦的粮食足够出兵的话,他们保证会把六国按在地肆意摩擦。

这几年,因为缺钱缺粮他们基本都没打过大战。

这哪里是什么土豆和红薯,分明是苍赐予大王的神物。

但他们很好奇,沤肥法又是什么东西?

大王总说些他们听不明白的话。

秦牧当下便让原本负责的农官来给这些大臣讲解一下沤肥法是什么东西。

农业刚出现的时候,全世界无一例外都是刀耕火种。

古人在林子和草地,一把火将植物统统焚毁,只留下来满地的灰烬,接着便用工具在地戳个洞,然后把种子丢进去。

最后用脚掩埋就算结束了。

只不过这种方法十分低效,每亩只能收获几斗粮食。

古人并不清楚灰烬就是最初的肥料,他们只能在一块土地种几年,等产量大减时就放弃这块土地。

然后举族途迁,寻找新的耕地。

如此反复。

到了春秋时期,粪肥的作用被发现,人们才开始真正稳定在一个地方,并懂得初步使用粪便施肥,增加地力,让粮食长势更好些。

如孟子所言,“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农夫食九人,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

意思是:耕种者的收入大概是这样,一个农夫有百亩地;百亩地都施肥耕作,那么等的农夫可供养九人,稍次一点的可供养八人,中等的可供养七人,稍次一点的可供养六人,下等的可供养五人。

耕牛之所以那么金贵,不仅是跟它能代替几个劳动力有关,也跟它的粪便有一定关系,在平日里,耕牛能提供源源不断的‘粪便’做肥料。

尽管有了粪便施肥,可是亩产量并没有提高太多。

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农夫们对粪便的利用率太低了。

“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些手段将粪便亦或是干粪的肥力彻底激发出来,这就是沤肥法。”内侍解释道。

这番言论和道理放在后世,随便一个农民都能明白,可在如今的战国时期,无疑是划时代的创新。

别看沤肥看似简单,可实际,它第一次被记录在农书里,却是在数百年后的魏晋南北朝。

“没想到一个粪便都能有如此学问。”

众人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其中,治粟内史隗状最是激动,因为‘农耕’也属于他的管辖范围。

(PS:求一下数据,你们的支持是我的最大动力!!!)

双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1月11日到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