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朝鲜(一)(2 / 2)从卫所到帝国首页

次日,一身官服赵兴邦领自家护卫三十多人并安奠骑兵百员,持着使团仪仗,先行出发,直奔汉城,当面责问李珲,为西人派争取大义名分。

赵安则带了镇江营一部并安奠家丁合计一千余人入朝鲜。

现在的朝鲜,大多数人的心里都是尊敬乃至崇尚明朝的。

其长期处于汉文化的熏陶之中,民族文化和民族自尊大为提高,认为自己不再是蛮夷,而对周边未接受中国文化的“夷狄”产生了优越感,故以“华”而自豪。

朝鲜士大夫常将朝鲜比作“小中华”,而视明朝为父国。萨尔浒前,万历一道圣旨,再怎么不情愿出兵的光海君也不敢违抗,最终还是派了一万多人。

由此可见,赵兴邦此行一旦发难,必将使得整个朝鲜陷入震动,西人党兵变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当然不排除光海君昏了头,直接将赵兴邦砍了。

这就体现出赵安的重要性了,他这一千人入朝鲜之后就会死死的压在边境,既不进、又不退,以达到震慑、声援的作用,这也是万历的旨意。

赵兴邦一行人走后,赵安也带着部下浩浩荡荡地渡过鸭绿江。

不同于赵兴邦向东走,赵安则是直接北上开往义州方向。

西人党的人已经同赵安联络好,等天军一至,便趁着夜色打开义州城门。

他们认为,帮助天兵拿下义州更能衬托出大北派执政的失败。

试问?

若不是光海君做了对不起天朝之事,身为“朝鲜救世主”、“千古一帝”、“天朝神皇”、“贤德明君”的万历陛下又怎么会愤怒到派天兵来攻打“儿国”呢?

这一看就是光海君的错!

在听到这个建议之后,方从哲和兵部商讨之后也认为占一座大城的震慑力远比屯兵野外大的多,更能保障使者的安全。

双方一拍即合,万历亲自发话,打工人赵安也只得遵从。

一路上,绑着头巾朝鲜农夫看到这支陌生的军队却不惊慌,自顾自地干着农活,负责引路的西人党翻译告诉赵安这些农夫就住在鸭绿江边,因为认得天军的旗帜才会如此。

随行的西人党们则假扮平民的样子,大肆宣扬着光海君是如何如何昏庸,惹得农夫们义愤填膺。

即使出现小队朝鲜官兵,见到赵安军旗之后也丝毫不敢阻拦。

现在的大明依旧是天朝!

“将军,大军恐怕明天就能在义州吃上早饭了。”

翻译官笑道。

“嗯。”

赵安也满意地点了点头,想到西人党在义州准备好的银两,不由得也露出了笑容。

“可惜将军麾下天兵太少,不然平壤也能拿得下来。”

这名翻译心中觉得十分惋惜。

事实上,原本西人党在平安道各城都布置了力量,明军占领的城镇越多,说明神皇陛下越愤怒,也就越能体现光海君和大北派确实是祸国殃民之辈,最后上演西人党拯救朝鲜的剧本,刷一波声望。

奈何来朝的明军太少,不足以占领这些地区。

忽地,他又想起之前一名蠢货说什么提防天兵“鸠占鹊巢”。

这实在是可笑,想当年壬辰倭乱时朝鲜兵几乎死绝,数万天兵屯驻朝鲜,战后不是一样都撤回了国?

真是杞人忧天!

——————————————

深夜。

义州城,南门。

“什么人!”

两名身穿纸甲的朝鲜士兵望着城门下几团黑乎乎的人影喝问道。

“我是你们的新任参尉金洽,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