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10章、修真十五论,成仙基础(二)(1 / 2)修仙记首页

老者继续再讲着《大丹直指》的修真十五论,李振宇也在聚精会神的听着。

九、论采药

药者何物,吾身元气是也。元气行乎气血之中,而耳能听,目能视,手能持,足能行。然而人之生,元气生之也,所以强名其气曰“命”,而心有神,强名曰“性”,神气交,性命合,故曰“双修”,工夫只在一“双”字,心火炎,肾水下漏,便不双也,故修性兼修命也。双修之道无他,不过取肾中之气,以合心中之神耳。

采气之诀:脊骨二十一节,自下而,七节之旁,两肾居之。天一生水,夜子时后,一阳初生,身中元气,从尾闾穴,自下而,却行到肾。两肾中间有一窍,正七节之中,元气从此而出,冲动阳关。

所以人睡到半夜子时之后,外肾阳举。阳不自举,内肾窍中之气发出而外肾举也。当其内肾阳气将到外肾之时,不妨披衣起坐,垂目闭口,调息绵绵,存想两肾中间,若有气从此出,此气即谓之铅,为水中金也,又名白虎。夜夜行工,坐更余方睡。

肾络连心,下动应,一月之间,觉两肾中间气动而出,只因起坐,寂然不动之中,复以采之,欲罢不能,欲解不释,此气不得顺而下行,乃逆而行。

丹道只在一“逆”字,顺于凡母则成胎,逆受灵母则成丹。外肾不举,便是阳气不行之验。不采之采,是名为采,而所谓炼精化气者也。

......

十、论交融

......

所谓交融,只心肾二气,循环于心下肾之间,玄门指为室。循环百遍,交融数足,自然落于黄庭(下丹田)相迎。无夜不交,且落黄庭,则元气凝聚。常人以之延寿,玄门以之修炼,皆借此气为丹头也。

老者说到此处,又融:“如何心肾交融?其目的是什么?”,李振宇道:“肾气合心气后,返回于肾,再行于心,每次修炼循环百遍后,自然落于黄庭(下丹田),其交后落黄庭,则元气凝聚,普通人可以延寿,修炼者则可元气充盈”,老者听后微笑了一下,又接着讲了起来。

十一、论河车

元气积聚丹田,无路可通,只得下穿尾闾,由尾闾而夹脊、而玉枕、而泥丸,则背后气通也。前降之气,愈引后升之气,而复下,下而复,玄门所谓“河车运转”、“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径路此为尊”者也,总之是任督二脉通。任起中极之下,至咽喉,属阴脉之海,督起少腹以下,至鹊桥,属阳脉之海,二脉通,则百脉皆通。又曰“皆在心内运天经”,“天经”即二脉也,“昼夜存之可长生”也。

运转之后,复落黄庭,自觉黄庭内有气存焉,以心常常照顾,所谓心息相依,又谓凝神入气穴者此也。行住坐卧,照顾不移,神气自凝,一气既归中,鼻中气自微,所谓“调息要调真息息”者此也。

老者说到此处,又道:“何为河车运转?何为阴脉?何为阳脉?”,李振宇道:“‘河车运转’后称‘小周天’,其起于丹田(下丹田),引导丹田内的元气下穿尾闾,过命门夹脊而,经大椎、玉枕、百会等穴而至泥丸(丹田)后,沿任脉而下,经膻中(中丹田)等穴下至丹田(下丹田),如此便完成一次运转”。

李振宇接着道:“阴脉即阴跷脉和阴维脉,阳脉是阳跷脉和阳维脉”,老者听后微笑着点了点头,又接着讲了起来。

十二、论采真阳之气

丹道当夜气之未失,但凝神聚气,端坐片时,少焉神气归根,自然无中生有,渐凝渐聚,生出一团阳气。闻至人调息养性之诀,无非精气通身,炼一身之阴气而已。

若于寂然不动之中,复有动机,即如法采之,此时更加观照而凝神,以助火工。即不必三个月时候,或静坐时,或睡醒时,觉腹中有冲和之气,升撞不定,此真阳之气动也。即用微意,采此真阳之气,引到顶正路中,所谓“倒行逆施,以能升顶”者此也。复自顶引至腹中,又自腹中引入尾闾关。前后数回,片晌工夫,一得永得,其气常自周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