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之年能有这番思想,倒是让方卓觉得有些意外。
按理来说现在一家人手上应该也有几个钱了,没有坐吃山空,而是想着经营一门生意寻求长远发展,方卓觉得挺不错的。
“二爸,这想法挺不错的,只不过在咱这镇子上可能效益不太行!”一家人好不容易有个赚钱的想法,况且投资不大贵在长久,方卓本不应该泼凉水才对。
可就当下的形式来看,方卓所说的却并无道理。
尽管现在国家已经在加快城镇化建设,城市人口正在逐渐攀升。
但那也仅限于诸如榕城这样的省会城市,别说是镇上,哪怕是县里其实人口也暂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尤其是镇子上,也就只有隔天赶场的时候看上去人会多一点儿,而且那些基本上都不是常住人口。
“为什么呀?我已经大概算过生产成本,人工我和二娃就行,应该还有搞头!”也就是说这话的人是方卓,方之年才好言好语,要是换了别人,就以方之年的脾气估计已经不待见了。
要知道,这事儿他已经和方尚伟两个人盘算有一阵子了,若不是为了征求一下方卓的意见,这会儿应该已经开始干起来了。
“二爸,我问你咱家用蜂窝煤不?”方卓了解方之年的脾气,你得顺着他,让他自己想明白了才行。
要不然就算明知道你说的话在理,他也一准儿能跟你轴!
“咱家用什么蜂窝煤啊?庄稼地里那么多柴,就算不够去山上捡点儿柴就行了!”现在这个年代,农村还没有燃放秸秆儿污染环境这一说法。
玉米杆儿和麦草是农村主要的燃料,有贤惠的人家还会专门把这些秸秆儿扎成小捆,放在炉灶里火旺着呢。
“这不就对了吗,你好好想想,在镇子周边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是不是占了多数?我们自己都不用,别人难道就会用吗?”
“蜂窝煤主要针对的应该是城市居民,镇子上也有人使用但毕竟是少数,而且就算散落在镇子周边的各家各户也用蜂窝煤,但由于人口过于分散的关系,无形之中是不是也增加了我们的运输成本?”
方卓言之凿凿的几句话,说得方之年连连点头。
毕竟在当下这个生产力还十分落后的年代,大多数人都以节俭为本,蜂窝煤得掏钱,若不是逼不得已谁会花这冤枉钱不是。
“大娃说得有道理!还是多读点儿书好啊,不像我脑子就是不够用。”方之年一拍脑门儿,算是打消了心中的念头。
“二爸,咱说句实在话,其实这想法挺不错的,你真要想做咱就好好做,去榕城做!也别三两个人的小作坊了,忙前忙后吃力不讨好,多请几个工人,把规模搞起来!”
方卓觉得方之年有这种想法就应该支持,只是需要转变一下思维,也别畏首畏尾的窝在一个小镇上,毕竟现在手上又不是没有本钱。
与其小打小闹,倒还不如把摊子摆大点儿。
“整大点儿?整多大啊?咱们对榕城也不了解,连个落脚地儿都没有,整大点儿万一砸在手上怎么办啊?”方之年狠狠抽了口烟,虽然心中有一些想法,不过那些想法大多数都是建立在亲力亲为的基础上。
至于让他把摊子摆开,甚至做到有百十来个工人的厂子,他还真是两眼一抹黑,心里没底。
“这个不用担心,我在榕城买栋三层小楼,到时候可以作为一个办事的根据点,再加上我在榕城还有点儿关系,到时候找些朋友帮帮忙,要把这摊子支棱起来应该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