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有人来过……(1 / 2)我真的不是妖魔首页

主宅。

姜家家主看着姜泰,轻声问道:“潜伏在府中的天外妖魔,调查的怎么样了?”

“进展不大,那头天外妖魔比想象中潜伏的更深,至少肯定是在几年前就已经潜伏入府中,隐藏的非常好,一时之间分辨不出来。”

姜泰这两天当然没有闲着,一直在对筛选出来的嫌疑人进行暗中调查。

为什么是暗中调查,因为这事就算明着来,天外妖魔表面上会配合,但实际上根本不会配合……

只要在真信息中掺入些许假信息,可以轻易将无辜的人拖入泥沼,偏偏因为天外妖魔的难以分辨性,无辜者难以自证清白。

要么杀错,要么不杀。

但不杀的话,怀疑的烙印将永远刻在那个人的身上,永远!

姜家很大,于一州一郡之地,是庞然大物,姜家也很小,于帝国,于整个大陆,不过微不足道的小小家族。

所以,核心人物有可能是天外妖魔,诸如此类消息,他们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姜泰轻声说:“另外几个嫌疑人中,我现在能够完全排除的怀疑对象只有赢儿。”

“为什么?”

姜泰缓缓说道:“一开始,我就没有将赢儿以及其他几个和洛儿较为亲近的人列作怀疑对象,但还是抱着该查就查的心态,稍微调查了一番。”

“我去过了赢儿的房间,看过了他的日记,其中,赢儿曾经和洛儿一起去给内人庆生,赢儿知道洛儿每年都会送他娘一支桃花的事情。”

“所以说,赢儿基本可以排除嫌疑。”

“最近两天,赢儿情绪的不好,所以导致行为有所反常,但这些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姜泰说到这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或许,我该转变了一下思路,这只妖魔在得知自己的同伙死掉了,应该同样会紧张起来,但作为一只潜藏许久的妖魔,越是紧张就越会尽力保持正常的行为举止。”

姜家家主理解了,恍然大悟道:“所以,现在最正常的反而是最有嫌疑的人,你有什么怀疑对象了?”

“刨除赢儿,另外几人中最值得注意的大概就是李太白,以及西厢的陈千川,前者,对于洛儿了解,但了解不深。后者,虽是洛儿好友,但两人熟络起来也就是近一年的事情,这个人也有很大的嫌疑。”

姜家家主瞬间面露凝重:“李太白?那可能吗?我让李太白做洛儿和赢儿的剑术老师,事实上为的是结交李太白,将他挽留在咱们姜家,我不相信以李太白的修为境界会轻易被天外妖魔所侵蚀夺舍。”

姜泰沉声说道:“低阶妖魔不可能,但若是妖魔之王,未必不行。”

妖魔之王……

真是令人窒息的一个词汇啊!

姜家家主闻言,思索片刻,微微颔首:“那就查吧,不过不要明着查,毕竟李太白是即将成就陆地剑仙的人物,如无实证,不可轻怠。”

姜泰语气担忧的说道:“我现在最担心的是赢儿,赢儿现在跟着李太白学剑,如果李太白真是被天外妖魔所夺舍,那么赢儿可能也会有危险。”

“天外妖魔大多会为自己的同伴,寻找可供夺舍的对象,越优秀,越好……”

“所以,你是想给赢儿重新换一个授剑老师?”姜家家主摇了摇头,说:“我觉得不妥,如此一来,若李太白真被高阶天外妖魔所夺舍,打草惊蛇,他真要偷偷的逃跑,咱们不一定拦得住。”

天外妖魔的实力,视夺舍对象而定,若是夺舍对象为强者,那么天外妖魔能够发挥出来的实力自然也就越强。

李太白,目前大夏帝国中公认最是有希望成为下一个问鼎陆地剑仙之境的强者,其实力之强,如若姜家老一辈不出,那么至少也得请出永夜神剑,方才有可能与之一战。

这样的人若为天外妖魔所夺舍,那么就算再怎么慎重对待,都不为过。

姜家家主继续说道:“李太白是为求剑而来,咱们姜家作为千年铸剑世家,除了国器级神兵以外,族中更有多柄名器级神兵。”

“其中,就有一柄名为【青辞】的剑器,是为名器级巅峰神兵,李太白就是为它而来。”

“据我所知,李太白是希望用自己陆地剑仙的冲境大突破,同时将之落实为机缘,相助一柄名器级神兵晋升国器级神兵!”

姜家家主惊叹道:“李太白野心不小啊,若为陆地剑仙,本就是一方霸主,再手握国器级神兵,那么一人即可成军,一人即为王!”

“这有可能吗?”

姜泰皱眉道:“神兵自然晋升之法,不仅是需要足够强悍的材质,同时更加需要经过常年累月的时间蕴养,修为的突破真的能成为神兵晋升的机缘?”

姜家家主沉声说道:“不管可不可能,在对待李太白的这件事情上,必须小心谨慎,他成为陆地剑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绝不可给姜家得罪这样一个大敌!”

姜泰听懂了姜家家主言语中的意思,哪怕让姜赢冒风险,也不可以让李太白知道他们姜家将之视为怀疑对象。

“那……就这样?”

姜泰皱眉说道:“父亲,咱们东厢三房,现在就只剩下赢儿一个男丁,若是赢儿也出事,那咱们这一脉可就会断了香火。”

“玉不琢不成器,真要是命不好,纵然老祖无时无刻守着护着,该出事也一样会出事……”

姜家家主看到了姜泰面色黯然,也发觉自己说错了话,于是连忙改口道:“我知道你们都想护着赢儿,但过犹不及,有些困难需要他自己去克服,就像现在这一次……”

“回头,我会送赢儿一件护身符,关键时刻可保他一命。”

姜泰觉得父亲说的有道理,点了点头:“那样最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