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之州路见(2 / 2)万历外史首页

杨铮笑道:“那家伙如果在,不妨去瞧瞧。”

月盈听了,不禁脸现忧色。刘半仙的名头,她这些天也听了不少,至少在这南乡之地算是很响的,又岂会是好相与的。二哥贸然找上门去,别吃了亏才好。

杨铮知她担忧,道:“你放心,我不会乱来的。”

牛车绕着天水湖转了半个圈子,沿藉河南岸向东行去。

杨铮正与月盈说着话,蓦然间看到些东西,不由愣在当场。

月盈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见道旁的一块庄稼地里,长些一片像是高粱的东西,只是叶子要宽大一些,株顶之穗为淡黄色,比之高粱要细小许多,在其杆叶间生着些形如小竹笋般的绿色物事,其端头上还有红白的须子。

田地里的各类庄稼,月盈所识有限,不明杨铮为何发愣,便问:“二哥,怎么了?”

杨铮指着那片地道:“你知道那是什么吗?”见月盈摇头,便回头问道:“百牛叔,那块地里长的是什么?”

杨百牛朝杨铮指的方向看了一眼,道:“那个啊,那是番麦,也有人叫苞谷。”

杨铮听杨百牛话语平淡,显然这东西在秦州并非稀罕之物,便问:“这东西种的人多吗?”

杨百牛道:“应该不多吧。咱们这一带,就天水湖附近有人种,别的地方倒不清楚。”

杨铮点了点头,见田间有个老农,道:“稍等我一下。”跳下车去,快步走到田间,向那老农拱手道:“老丈安好。”

老农见他举止有礼,笑道:“小后生,有啥事啊?”

杨铮问道:“这片地可是老丈家的?”

老农道:“这是刘秀才家的地,我帮他种的。”见杨铮眼中有些迷糊,又道:“刘秀才就是刘半仙。他有功名,我帮他种地,他帮我家的地免些粮税。”

杨铮顿时恍然,心道:“这可巧了,竟然是他家的地。”又问:“这番麦只他家种吗?”

老农道:“是啊,这东西虽然不难养活,可一亩地才出五斗粮,约摸七十斤的样子。除了刘秀才这种不愁吃穿的人家种了尝个新鲜,寻常人家谁去种它?”

杨铮又问:“老丈可知道这番麦是从哪传来的?”

老农道:“哎呀,这个就不清楚了。只听说二十多年前咱们这开始有人种这个东西。”

杨铮默默记在心里,躬身道:“受教了,多谢老丈。”

老农摆手道:“这有什么可谢我的。你是没吃过这东西,有些新鲜吧?其实味道还行。”说着顺手掰了几个长熟的苞谷塞给杨铮,“拿回家煮了尝尝吧。”

杨铮又道了谢,与老农告辞。从田里出来,对杨百牛道:“百牛叔,咱们走吧。”

杨百牛只当杨铮是少年人好奇,没当回事,看他坐上了车,会同众人继续赶路。

杨铮把苞谷交给月盈,让她放到包袱里,手里拿了一个仔细端详。扒开外面的几层绿皮,露出里面黄澄澄的颗粒,倒也长得饱满,只是颗粒不算大,排布也不怎么紧密。这一颗苞谷约有一握粗细,长不及成人之一拃。

月盈在旁边看着,说道:“这外面包裹着的绿皮倒有些像粽叶,怪不得叫苞谷。它又叫番麦,应当是从番邦传来的吧。”

杨铮道:“是啊,应当是极远的地方。”心想,月盈从未见过这东西,多半是从西域传过来的。不过也难说,江南水稻高产,即便得了这东西,也未见得会有多少人种。将手中这一个给了月盈,道:“你觉得叫它玉米怎么样?”

月盈接了过来,细看那些黄澄澄的颗粒,当真很像是晶莹的黄玉,赞道:“这名起得好!”

杨铮笑道:“你觉得好,那就是好。”生长于鱼米之乡的人,自然对米比麦感觉更亲切。

月盈笑了笑,将手中的玉米放进包袱,问道:“二哥,这东西要怎么吃?”

杨铮道:“可以煮了吃,也可以烤了吃。嗯,还有种独特的吃法,把它爆开来吃。不过咱们先不忙吃。”

月盈道:“二哥也想回去种一些吗,那样明年便可收许多了。”

杨铮点头道:“是要种一下看看。”

秦州当地粮食以小麦为主,每年秋分播种,次年芒种时收割。因土地较为贫瘠,小麦产量并不高,一般亩产不到六斗。就以杨家坪为例,靠近河边上的那片田地已算是不错了,近些年又风调雨顺,可亩产仍只有六斗一升多,大约七十多斤。

绝大多数人家光靠小麦的收成,连糊口都很困难,故而由芒种至秋分这段时间的耕种极为重要。大部分农户都如杨铮家一样,收麦之后多种高粱,再辅以黄豆、莜麦、胡麻等。高梁虽不怎么好吃,可即抗旱又耐涝,并且产量很大,一亩能产一石一斗以上,差不多有一百四十斤。

按那老农所说的产量,玉米虽然也能在这段时间里下种收获,但产量完全不能和高粱相比,自然没多少人会去种了。

农作物的优化育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短期内要想让这番麦产量大幅增长,进而在秦州大面积种植,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个只能慢慢来,或许十几二十年下来,方能有一些成果。

不过玉米能够出现在秦州,却可算是一个很好的预兆。想来它的那几位老乡,应当也离得不会太远了。

……

……

【注】如非特殊说明,本书正文所涉及的所有度量衡单位(亩、斤、两、石、斗、升等等)均为明制,与今制皆不同。明制一斤约为今制595克,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一斤二两。

另:“石”这个单位与粮食赋税联系起来时,是容积单位而非重量单位。由于不同的粮食容重不同,一石的重量自然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