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秋意
秋天里的寒气不像冬天的寒气那样来的直接,当冬天那肆无忌惮的雪花飘舞的时候,山里的池塘冰冻的时候,寒气就已经很直接的来了。而秋天的寒气是从一寸寸的泥土里渗出来的,这里的土地因为太贫瘠了,便也显得极其的孤单。土地上没有一点草木,即便是向着东方有阳光照射的地方,也是什么都没有,光秃秃的,走近看上去,并不是土,而是一些风化了的矸石,这样看上去,寒气似乎格外的让人冷。
这是个高寒山区,一年比一年萧条,废弃荒芜的田土,瘦瘠的山,零星的有几块菜地,偶尔的还有几声狗吠和鸡鸣。人也是稀稀落落的,几里外都看不到几个人影。
老头一直夹着半生不熟的话接着电话。
老头离开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中午的时分,镇上依旧是一片寂静,风不动,空气也不动,灰褐色的街道也不动。看不到几个人在走动,老头走在街上,感觉到秋意来了的味道。
山里人不注重端午、中秋等节日,但是,对于收秋这样的节日倒是很重视的。收秋,顾名思义,就是将耕耘了一年的农作物生长到秋天的时候,该成熟的成熟了,有了收成。在秋冬之交,在难得的几个有秋阳的好天气里,将收好了的农作物挑选、晒干,放入地下的储物室,以待冬天和下年的春天之需。老头也是在接连接到老伴的电话,便也赶忙下山,帮着家里完成了收秋任务,便要赶往山上去守厂。
秋凉了,有阳光的日子就显得特别的珍贵。过丘陵,穿隧道,火车一路向西,王沁娇的脸上有幸福,如这秋日的阳光,温暖,舒适。王沁娇偶尔把脸贴在玻璃上,看到铁路旁那成排成排、高高低低的木板屋,脸上闪着揪心,想着刚刚新婚不久的丈夫,跟着老乡,来到遥远的高原。
老头正佝偻着身躯,把不知从哪里弄来的本地水烟放进烟口,将很长的烟杆对着灶里的那点残火,吧嗒吧嗒地吸着,不时发出咳、咳的声音。阳光很温柔的撒在老人的身上,发白的头发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耀眼。
就在这时,老头的眼神里来了一个着红衣的人,远远的,似乎又近在眼前,在跃动着,极轻盈。真的到了近头,看出是一个女人了。在这女人的背后,夕阳将女人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高原的天空是那么地碧蓝,空中没有掺和着一丝杂物,极纯极静。阳光衬着红衣女子,更加的鲜艳。
女人在慢慢地向老头移来,老头盯住了她,久久地,开始的时候,老人的嘴巴还在砸吧砸吧着,慢慢地,嘴角不动了,眼便花了,只有那杆烟抢还在冒着零星的光亮和烟雾,只是在夕阳下,便也显得很无力的样子。
王沁娇没有看到老头的。只是看到那一排排的厂房,还有那瘦小的插入云中的烟塔,凭着记忆,便轻盈地来了。她是在那座小县城下了火车,本来还想到这个小县城逛逛的,想给新婚的丈夫买件新衣,给丈夫的伙计们买点好吃的,又担心晚了不方便。赶着下午的时光,搭了一辆顺路的车来到这个小镇子,又走了几里小路,来到了这里。
厂房的大门是打开了,有一只小狗慵懒地蜷缩在阶檐下,享受着阳光,看到穿着红衣的女子,竟然也懒得打声招呼。王沁娇朝里面的房间看了看,里面是暗暗的,还有高原那特有的潮湿,看什么都模糊。老头对着小狗吼着,寂静的厂房似乎也有了点生机。
王沁娇一时有点儿犹豫了,不知道该不该进去的。看到有个老头在说话,便赶忙走到了老头的面前。老头也在打量着这个穿红衣的女人,似乎很长的头发绾成了一个发髻,在发髻上还横插了一个漂亮的饰物,红衣的左上口袋旁还别了一个绿色的花饰,圆圆的脸庞,看上去是粉嫩嫩,腰身也是十分的苗条……人却是不认识的。年纪倒和老头以前的小女儿差不多大小。
老头笑了一下,问沁娇:“你是……”
沁娇也是笑了笑,说:“我来找李泽康,我是他媳妇……”
沁娇和老头聊着,红着脸,便也进了屋,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在外面待久了,觉得屋子还是暗暗的。靠墙的那边有一排床铺,几篓席草无规则地铺在床上,每个床上还有一个很大的行李袋,王沁娇一眼就认出来了,老公的行李靠在墙的最里面的那个床铺上。
老头儿端来了一碗水,说:“走了那么远,也是渴了的,喝吧,水是烧开了的。”
王沁娇赶忙接过水碗,很感激地看着老头,正好对着老头看着自己的目光,老头的眼神不由地低垂了下来,急忙说道:“喝吧,水都是烧开了的,高原上挖不出井,这些水都是从那裸露的岩石下渗透出来的,烧开了,喝了没事。”
老头在一边不由地说着,心里在想着,要是小女儿还在的话,怕也是姑娘这年纪。
屋子里渐渐的光明起来。王沁娇看着老头,说道:“我家泽康呢?”
老头说:“现在厂子不景气,和几个工友去县城逛逛去了的,留下我看守着厂房,帮他们做饭。”
王沁娇听罢,心里倒流露出了一丝丝遗憾,要是我到街上转转,或许能碰到丈夫的啊。这样想着,脸上不经意地幸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