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消息传回,朝堂震动(1 / 2)朕,崇祯,热爱核平首页

当天夜里,张献忠就自封忠明大将军,封阎应元为军师,又封了一干手下为将军、参将之类的。

张献忠出身贫苦家庭,从小聪明倔强。跟父做小生意,贩卖红枣。初为捕快,进入延绥镇成为边兵。生性刚烈,爱打抱不平,为此几乎丧命。

这样一个人,是嫉恶如仇,特别的仗义。

同时,思维也比较局限。

不是思维局限的话,就不会接受阎应元的建议,抓捕所有的大田主、士绅、官吏。

真的想要称帝,没有这些人的支持肯定是不行的。

阎应元的策略,就把张献忠彻底的推到了那些人的对面,想要得到他们的支持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但是张献忠已经品尝到甜头了,那些百姓看着他的眼神是狂热的。

特别是喊出了口号之后,张献忠发现自己的士兵都变了,变得更有士气了。

因为,他们对这个事情太有认同感了。

他们大多都是农田被侵占的灾民,手里没有一口余量。

不然的话,谁会选择造反呢?

田,就是他们的根。

谁断了他们的根,他们就恨谁!

历史上,张献忠就很喜欢杀贪官污吏,喜欢杀富户。

但是他并没有均田地,因为张献忠擅长打游击战,不愿意在一处地方逗留太久,自然就没有精力分田地。

但是张献忠现在有了阎应元辅佐,自然就不一样了。

阎应元用的是‘藏兵于民’的理由说服张献忠的,只要手里有田地,那些百姓为了维护自己的田地,自然就会维护张献忠。

将来张献忠要募兵的话,那些百姓必然会响应。

兴山的精壮来投,很好证明了这一点。

于是在阎应元的建议下,张献忠让自己的军队封锁了归州城,让人大肆的抓捕大田主、官吏、士绅、富户、商户、军官。

然后就是公审大会,让全城的百姓列举这些人罪状,对这些人进行公审。

公审完了,除了那些真的没有问题的就留下性命,别的统统砍头。

官库和官仓里的钱,张献忠都没有动,他接受了阎应元的建议。

阎应元选了一批读书人,接替了原本官府的人员,可以保持一个地方的稳定运转。

要是没有人管理,这个地方就会乱成一团,就会影响农民耕种,影响商业恢复,不理由将来张献忠来买粮。

而且这些新选的小官吏肯定会想要守住自己的职位,肯定不敢欺压百姓。

同时,还会应付大明的上官。

如此以来,张献忠虽然没有占领这些城池,但是已经得到了这个城池的民心。

将来振臂一呼,肯定就会归顺张献忠。

反正阎应元利用自己的口才,把张献忠直接说服了。

他不仅没有损失,还获得了民心,如何会拒绝呢?

而且这些事情也不用张献忠头疼,也不用抽调他的军队来处理。

阎应元从兴山投奔的人里挑了一些,然后从归州招募了一批人,准备专门来处理这些事情。

所以,张献忠很支持阎应元,还加强了自己军队的纪律,不让他们侵害普通百姓。

在归州呆了五天时间,张献忠把归州附近的几个县城全都恭攻下,然后得到了大量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