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钦之没见过服用“寒食散”之人毒发的惨状,但萧钦之对于后世的禁毒宣传耳濡目染,纪录片里上演的一幕幕,触目惊心,骇人听闻。
萧钦之的强硬,与萧书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隔阂,自甲板上,两人大吵了一架后,萧书便不再理会萧钦之。
胖老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自己的一句多嘴,弄成了这般模样,甚是自责,又背地里劝解了一番,无果,伏在船舷上,对着两岸后退的树林叹息。
耳边无声,萧钦之倒也乐得清静,起身去取了一支笛子。
大姐箫藴之通乐理,嫁人后,这支紫竹笛便留在了家中,萧钦之想着这几日反正闲来无事,不如带上,路途上摸索摸索,用来驱除烦闷也好。
萧钦之前世学过竹笛,有一定的基础,只是这根紫竹笛与现代的笛子不一样,它虽是七孔,发五音,却是无笛膜,音色更是与箫接近,低沉雄浑。
有习惯称“横吹笛,竖吹箫”,实则在魏晋时期,笛箫还未分家,统称为笛,只是吹奏方式不一。
萧钦之捣鼓了一阵,手中的紫竹笛如无意外的发出了声,可惜太久未吹奏,气息不匀,不消一会儿,就上气不接下气。
学习过笛子的都知,第一首必练的曲目是《小星星,这是一首神曲,吉他入门,也是一样,难度不大,小处见大。
萧钦之整个白天都在吹这首《小星星,对于这支紫竹笛也十分熟悉,除了无笛膜外,基本没什么差别,余下的只需要锻炼气息便可。
.....
水上的漫漫路途,过了初见时的新鲜,剩下的就只是无聊,萧书心里的还未气,谁也不搭理。
萧钦之又自顾自的吹笛子,亦是不搭话。
倒是苦了胖老八,欲睡总被笛声吵醒,想说话又无人言语,就在睡与不睡的恍忽间,时间一熘就到了晚上,船队停靠在了曲阿的寒亭渡口。
热闹的渡口去除了白日里的喧嚣,清冷了许多,随着栖息在渡口的客船上的烛火,一盏接着一盏的灭,世界渐渐归于平静。
今晚的夜空很明净,繁星点点,浩瀚无垠的星河一览无余,牛郎与织女隔着银河相对而泣,北斗七星的勺子遥指向东北。
岸上新绿的枝丫上披着一层柔和的星光,泛着朦胧的光泽,夜风掠过,响起了一阵“簌簌”声,水中的嫩芦苇在风中摇曳。
星光照亮了脚下了的路,通向了大船的一首一尾,长夜初始,无心睡眠,各怀心思的两人渐次而出。
散着发的萧钦之,披着一件薄衣,听着“簌簌”声,走出了船舱,站在船首,仰头观星空,俯身闻风声。
站在船尾的萧书,负手仰头,漫漫星河,闻风而叹,却固执的认为自己没错,错的是萧钦之,道歉的应是他。
处于两人中间的,则是在无计可施而被迫呼呼大睡的胖老八,不隔声的船舱,回荡着响亮的鼾声,风一声,鼾一声,此消彼长,好不有趣。
白日喧嚣浮躁,夜晚清净宁人,睡得着的大有人在,睡不着的也无可厚非,或思念,或忧愁,或欣喜,或悲伤......
总之,无心睡眠的理由太多了,何止萧书与萧钦之,寒亭渡口内,总有那么几艘小舟泛着烛光,不肯歇。
蓦的,寂静的黑夜里忽,有一丝低沉的笛音溢出,有扰民的嫌疑,如此没有公德心的事,定不会是萧钦之干的。
而萧钦之本就睡不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便侧耳聆听,聊胜于无。
然数音之后,萧钦之却是皱起了眉头,遥看向了那几盏栖息的烛火,因为这人在吹奏“小星星”。
萧钦之白天在熟悉紫竹笛,锻炼气息,“小星星”是吹了不少遍,怕是被哪个闲人听了去,记在了心里,便在这大晚上,堂而皇之的吹奏。
“小星星”很短,闲人吹了一曲后,没有暂歇,却是又吹起了另一支名曲,桓子野的“梅花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