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研究生入学(1 / 2)李小芬的职场炼成记首页

大学毕业后短暂的2个月的休假,日子来到了塞北的金秋9月,李小芬该研究生入学了。

已经有了5年的大学历练,研究生入学,李小芬独自一人踏上驶往帝都的火车。

考到帝都读书,不仅是梦想,连列车都不一样。既往到齐山时,没有直达火车,李小芬要颠簸换乘2次才能直达齐山,而且换乘的时间都是午夜时分,这对个子矮小的女生李小芬是不小的考验。现在要去帝都读书了,从塞北丹江市到帝都有直达的列车,便捷程度不是一般的大。

刚进入列车,李小芬明显感到了与既往去齐山的列车的不同:到底是驶往帝都的火车,列车的内部装饰、卫生、设施等都明显比驶往齐山的火车整洁有序,列车员的服务态度也明显不是一个档次,乘客也要比既往的体面些。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火车的车速也随之更上一层楼!从塞北丹江市直达帝都,时间也比既往去齐山节省了近10多个小时。李小芬享受着这舒适,带着兴奋,带着憧憬,李小芬踏入了她梦寐以求的帝都!

列车驶入帝都站,背着行囊,踏出火车站的一瞬间,李小芬还感觉自己好像在梦中一样----自己竟然考入了京都医科大学!

人性化的京都医科大学在火车站设有了新生接待点,不用舟车劳顿,李小芬和前来报到的同学们一道乘学校的大巴车直接来到京都医科大学。学校一样也设好了新生接待站,学生会还安排了同学前来做志愿者,所以,报到一样也没费力气,很快办好。

领好行李等各项物品,李小芬来到了自己的研究生宿舍。到底是研究生了,宿舍也明显改观-----独立的研究生宿舍楼,每个房间只安排3个人。这与大学时每个宿舍8个人的境况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李小芬的两个舍友,都是结了婚的年龄比较大的定向招生的同学,一个是罗燕来自美丽的云南大理,一个来自大漠孤烟直的甘肃兰州的惠琳。李小芬习惯地称她们为罗姐姐和惠姐姐。

罗姐姐个性很爽快,说话声音大,嗓音略粗,穿着一件一看就很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花边的裙子,大大的眼睛,头发自来微卷,有着云贵高原特有的黝黑皮肤,是检验系的研究生。

惠姐姐个子不高,身材很是苗条,人长得很秀气,穿着一件姑苏流行的旗袍装,说话声音嗲嗲的,一看特像江南水乡的软妹子,和李小芬同样是血液学的研究生,只不过李小芬是临床技能型的,惠姐姐是科研型的。相处时间久了,李小芬了解到,惠姐姐老家果然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也是特殊时期时父母支边到了漠北。

入学结束后,开始了正式的研究生教育。

也到底是研究生教育,不像本科那样管理严格,不同方向的研究生只有上公共课如马列主义、计算机、英语等时才会聚在一起在课堂上课,其他时间都是各自在各自的单位学习。

李小芬考入的是内科血液学的临床技能型研究生,也就是,主要的教育是:像正规毕业分配到医院工作的本科生一样,先要作为住院医师在各个内科临床科室轮转2年---分管病人、写病历、下医嘱、做各项操作以及值夜班。最后一年是做课题、写论文和答辩。

所以,李小芬入学的第一天,就被分配到血液科病房轮转。

导师王良教授把李小芬引荐给科里的医护人员,护士长带李小芬领好了白大褂、听诊器等必要装备,李小芬就正式上岗了!

第一天,血液科的副主任,也是王良教授的博士毕业生、李小芬的师姐王玲教授先给李小芬分配了5个病人,让李小芬先熟悉熟悉。李小芬一看,那5个病人,基本都是血液学里比较严重的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原来,帝都的大医院,轻来轻去的小病,根本不可能有床位收入院。入院的,肯定都是比较严重的疾病。

病房的工作是有序进行的:每周副主任查房两次,主任查房一次,主治医师要求除外主任查房时间的时间都要查房,像李小芬这样的最基层的住院医师,要求每天查房至少1--2次。

上午是最忙的时候,无论上级医师查不查房,你住院医师都得去至少看一圈自己的病人。看过病人后,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变化,调整医嘱及必要化验检查等。而后,就是最琐碎的大病历书写、病程记录书写及粘贴化验单、整理各项检查报告、做患者必要的操作等,解决不了的急诊突发问题等,汇报请示上级医师给予及时处理。

上级医师查完房后,一般主任、副主任、主治医师等的就去忙自己的出门诊、查文献等工作去了,医生办公室就只剩下了小医生----这时,办公室就成了小医生的天堂!

忙活完各项医嘱处理、病历书写等工作后,大家会聚在一起,讨论些疑难病情处理、交流些处理经验以及聊点医院或社会八卦等。

李小芬轮转血液科时,科室住院医师总共5个:刘红、梁晓彤、吴丽丽、谈海涛和李小芬。除了李小芬算是研究生学生外,其他的都是京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当年新入职的新职工。

刘红是帝都本市人,高考考到南雅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回到帝都,入职京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帝都外面学校的本科毕业生能进入京都医科大学,那也是大家都很羡慕的!梁晓彤、吴丽丽都是京都医科大学毕业留校的本科生,梁晓彤也是帝都人,吴丽丽是南海人。谈海涛是河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