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0、马镫的历史(1 / 2)家兄秦始皇首页

马镫,又叫中国马靴。

有人曾经说过,世界上很少有像马镫那样简单,却具有如此重大历史意义的发明创造。可以说,马镫的出现,改变了战争形式,改变了世界历史。

但这东西虽说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但想不到就是想不到。

这并不是因为古人不聪明,而是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只能循序渐进,不会一蹴而就。

作为马镫的发源地的华夏,在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前,这里的马绝大多数都属于蒙古马。蒙古马虽然比较容易饲养,受得住寒冷,生命力顽强,耐力又比较好,但它的体格并不高大,身高大概只有一米二左右,作为坐骑时,人们很容易便能够直接翻身上马,并不需要什么辅助装置。

所以,早期的战马装备的器具,只有用来操控马头控制方向和速度的缰绳以及马背上一个简易的坐鞍这两样东西,这种状况下,想要如臂使指地驾马无疑痴人说梦。

而且,连年不断地战争,让各个诸侯国已经习惯了步兵加战车的对攻模式,所以纷纷对骑兵这种费半天劲又没啥用的兵种喜欢不来,也重视不起来。

相比于让马匹成为冲锋的战马,他们更喜欢让它来牵引功能相对全面又强大的战车。这又反过来制约了骑兵的发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汉代。

由于秦朝末年,中原大地陷入了内乱之中,各个势力无暇照顾周边的小兄弟们,导致北边的胡人部落匈奴一族逐渐猥琐发育起来。

而在今后的汉匈对决中,匈奴的实力确实让汉朝大吃一惊。倒不是他们有多强大,而是人家根本就不和你打阵地战,而是打运动战。

这无疑让汉朝认识到骑兵的重要性,到了汉武一朝,刘彻痛定思痛决定建设一支强大的大汉骑兵,师夷长技以制夷。

一方面,他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广结盟友的同时,寻找优良的马种。另一方面,他举全国之力,培养骑兵。

但汉人不像匈奴人那样,打小就生活在马背之上,所以对汉人来说,掌控马匹成为一个合格的骑兵其实是很困难的。

不过,当一个国家真正重视困难的时候,办法总比困难多,当然,也可以说是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总之,高桥马鞍诞生了。

不同于以往的马鞍,高桥马鞍更加宽厚,形状更契合骑者的臀部,中间凹陷,前后位置凸起,极大地提高了骑者在骑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骑行的难度。

不过高桥马鞍带来便利的同时,同样带来了新的问题。

前文说过,张骞从西域带回新的马种,汉武帝通过四方征伐掳获,也促进了马种的交流。

本土蒙古马与大洋马碰撞出爱情的火花,让新生代的杂交马逐渐高大起来。

得到又高又大又猛又持久的杂交新马种固然令人很高兴,但也出现了尴尬的一幕,上不去了,以往骑士们翻个身就能坐到马背上的好事一去不复返了。

特别是那些装备了高桥马鞍的宝马,上马的高度更是令人望而生畏,要知道,战马可不是体育场中不会动的鞍马,它可是会乱动的。

纵然你可以用大力气爬上去,但一个不甚就会惊到马匹,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快速上马的时候,不仅浪费时间也更加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