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耸的山峰将从地下涌出的泉水分为东西两个方向,往东的成为渭水,往西的则汇入洮河。而在秦昭襄王时期,秦国沿着河谷劈开一条险峻的山路,这条山路东边连接襄武县、西边则可以直接到达狄道,也就是陇西郡郡治所在。
因为与那小卒说了很长时间的话,等成蛟他们下山时,天色也早已暗淡下来,眼见终点在望,他们也不再着急,正好山脚下离洮河不远的地方有人聚居,蒙恬便找到当地的里正,说明查验了身份后,便就地住宿了一宿,养足了精神,第二天才出发。
从离开咸阳城到抵达狄道,前后花费了十天的时间,这是一趟不同于后世旅行的长途跋涉,所以,当成蛟遥遥地看到狄道的轮廓,便不由得泪目了。
一旁的蒙恬倒是没什么感觉,他虽然年轻,但也曾经出过远门,况且没有体验过后世便捷的交通,自然没有“由奢入俭”的困扰,他骑行在成蛟旁边,情绪很是平稳地说,
“公子,我们到了,那座落在长城脚下的城池便是狄道。”
成蛟刚情不自禁地点点头,就突然反应过来蒙恬说的内容。
长城?
成蛟急忙把目光看向狄道周围的山上,果不其然,那里竟是一道长城!
他露出疑惑的目光,“这里怎么会有长城,莫非是以前长城的遗址?”
很快,他便推翻了自己的猜测,随着距离的靠近,他隐隐约约地看到在长城上劳作的人们,显然,他们是负责修缮长城的劳役。
“竟然是在用的长城!”
这下,成蛟有些懵圈,长城怎么修在这里了?他不是没有看过秦国的地图,他清楚地记得狄道并没有处在秦国的边境上,而是在陇西郡的腹地。既然如此,那在这里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看出了成蛟的疑惑,蒙恬问道,“公子是疑惑为什么把长城修在这里吧?其实,这并不奇怪,您知道长城的作用吗?”
“嗯,是防御西北方向的戎狄部落吧。”
蒙恬点点头,“公子说的不错,经过几百年与西北戎狄的交流、战争,我们的祖先发现这些部落虽然实力并不强大,但他们就像厕所里的苍蝇一样无法灭绝。为了防止或者说减轻这些部落的南下袭扰,先人便发明了长城这种防御利器。”
成蛟好奇地听着,他之前也只是大致知道长城的修建很有意义,但具体有哪些作用,他就不是十分清楚了。
蒙恬对成蛟也没有必要隐瞒,只见他对长城的作用娓娓道来。
与中原地域以农耕生产粮食不同,西方的蛮夷戎狄多以游牧为生,居无定所,食物也没有保证,这让他们无论是部落整体实力还是个人武力都远远无法与秦国和山东诸国相比,正面交锋肯定不会是对手。
但架不住这些戎狄族人毕竟是天天生活在马背上的,对骑马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所以,每当有机会,他们便会三三两两结伴,少则数人、多则百八十人,躲过边境的哨所,南下袭扰边郡之地,进入村庄洗劫一番后毫不停留直接离去,等当地驻军赶来早就跑得影都没了,让当地的百姓苦不堪言、损失惨重。
而长城是沿着边境建造的一堵高耸连续的城墙,有了它,边郡的村庄就像有了保护家园的围墙,将这些戎狄部落的散兵游勇抵挡在家园之外。这也是长城最大的作用。
因为游牧民族的特性,发展不出较高水平的技艺,面对中原煞费苦心筑造的城墙,缺乏有效的工具,他们只能束手无策、无功而返。
当然,这并非是说长城牢不可破,只是攻破它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对缺乏工具的北方游牧民族来说比较大。
如果游牧民族内部形成统一的政权或者发展成一个较大的部落,发动更多的人进行入侵,这种情况下,长城的是有可能被破坏出来一个豁口。
此时,长城的第二个作用便会产生作用,那便是传递信息。
长城不仅仅是一堵墙,其上有供人穿行的通道,每隔一定的长度还会设立高耸的烽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