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个带角的泥鳅,没毛的孽畜,竟做下这等恶事!”
只听得一声“咄”,轻轻巧巧的竹拐儿将青石铺就的地面点出个洞来。
老庙祝心头火起,面色愠怒,“这厮不遵法纪,肆意妄为,合该剥了皮,抽了筋,上那斩妖台挨上三万六千剐!”
几十双眼,齐盯着那三分深的大洞,直瞪得有铜铃大。
“天爷,”长史手举衣袖,已忘了拭泪,发梦般喃喃,“这老人家手劲儿忒大。”
亏他老实,素来怜贫惜老,见旁人比自家年长,自然就放尊重了,从不仗势欺人,不然……
长史情不禁打了个寒噤。
不然挨上一指头,只怕要去阴司里侍奉自家早死的爷娘。
正胡思乱想,忽听得老庙祝问话:“莫非那水官真个奉了人牲与妖孽做血食?”
长史苦笑道:“小小水官,如何供得起人牲?他只将此事报与城主,城主他……”
庙祝追问不舍:“他如何了?”
“唉!”长史一声长叹,“一地之长,犹人之父母,做父母的,怎舍得将自家儿女送入妖孽口中,起先也是不肯,说‘我怎可受妖孽胁迫,罔顾了百姓性命,若如此,岂非助纣为孽,为虎作伥?断不得这般行事’。”
庙祝以手拈须,沉吟道:“如此说,他倒是个好的。”
长史却不住摇头:“老人家啊,你是不知晓那畜生的厉害。”
说到断肠处,他滴下几许老泪,“因惧他法力通天,城主献了诸般珍玩异宝,并五谷三牲,求恳他勿伤百姓,只以牛羊替代——天可怜见,才遭了水灾,街头巷尾还有饿死鬼哩。”
“诚心至此,孽蛟犹不满意,竟发起性来,当下里掀起千丈恶波,万层凶浪,水势滔滔,浩浩汤汤,一连儿滚上天去,撞得那石破崖裂,命丧魂飞。”
“可怜我百昌百姓,方从大水里活命,转眼间一命归西,至今不知死伤几多。”
愈说愈是伤心,长史捶胸顿足,放声大哭,众人闻之,亦不免悲声。
几番相劝,方缓缓止住了泪。
道士猜道:“善信驱十二贡车,可是要往哪处仙山央请厉害人物,去治那为祸人间的妖孽?”
“正是。”长史答道,“恶蛟作孽,捉了城主两个孩儿,又将夫人掳了去,城主因此吓病,再难起身。如今强撑病体,每日选了人送予他,以保全其余百姓,又命我秘密携了珍奇贡品,去寻千秋公主庇佑,听说她是个道德女仙,最有能耐。仙长方才说要往千秋岭拜谢公主,正巧与你同路哩。”
听他这般说,道士抚掌大笑,“如此却是对了。”
长史疑惑:“这又是个什么说法?”
道士道:“你道我为何要谢公主娘娘。”
“为何?”
道士道:“去年永乐城遭灾,半岁不曾降雨……”
是时田野干涸,河道枯浅,百谷绝收,万户悲嚎。
典衣当物只是寻常,卖儿卖女亦不罕见,饿死渴死者无数,真真饥民遍野,饿殍满地。
永乐城道士和尚均开坛做法,祝祷各家神仙恩赐甘霖,通无一点用处。
城主是个爱惜子民的,心急之下竟割肉祈天,道:“百姓,吾亲子也,若有罪,罪吾一人,无及吾子。”
众人泣声连连,拜道:“苍天怜悯。”
正哀告间,天边忽现霞彩漫天,一蓝衣女仙踏云而来,只见她:
宝髻缀金螺,双耳垂明珠,体态丰盈,瑰姿艳逸,好似吴宫西子降俗世,月里嫦娥临凡尘。
在场僧道,及文武百官,皆慌忙下拜,叩首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