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二月,春寒料峭,湿润寒冷的空气钻入地下,更是刺骨。几名狱卒暖了点酒,小口小口嘬着,暖暖身体,不敢喝大了,这诏狱里看守的都是要犯,可不敢在大事上马虎。
暖酒入喉,总要有点东西来佐酒才觉得有滋味,于是话匣子就打开了。从家中吃穿用度到狱中犯人,挨个闲扯了一通,也不知谁聊到了近日外面的传闻。
“听说了吗?前两日天灾异常,泰山摇动,轰声如雷,有人说这是天谴。”
此事在京中闹得沸沸扬扬,泰山晃动乃国运之兆,而新皇非嫡非长,母亲原是一个宫女,没有任何势力,最后却是他荣登大宝。登基不到一年,皇位还未坐稳,便出现此等天象,唯恐是上天不满。
“这事可不兴瞎说,小心传了出去,那可是掉脑袋的事。”一人小声谨慎地说。
“那皇上可有去祈福?”
这是惯例,每逢天象异动,天子便会登坛向上天祈福,以示诚意。
“怎么没有,昨儿才回朝。只是大动没有了,还有些余震,弄得外面人心惶惶的。”
“那皇上怎么就回朝了?”
“因为国师算了一卦,要解此难,需得——”那人说着压低了声音,其他几人迅速将脑袋凑过去,听见他讳莫如深地说道,“这事可太荒唐了,居然需要左相和燕大将军......”
话未说完,外面守门的人突然跑进来通传:“左相来了。”
几人面色一紧,赶紧打住话题,眼疾手快地将酒壶藏起来,战战兢兢地看向黑暗的入口。
看守将门打开,一点光亮落在地面上,一双白靴踏着那点光走进来,没入黑暗里。
脚步声不轻不重,却无端让在场人都紧张了起来,生怕自己喘气的声音大了,惊着了这位殿前大红人。
左相赵夜阑,无人知其来历,待世人发现他的存在时,已到了争夺皇位的白热化阶段,几位皇子各显神通,而赵夜阑却隐在三皇子身后,助他斗垮前太子和其他皇子,其间的喋血细节已无从考究,但不顺应天命的皇位向来沾满鲜血,想来也知道这位在背后做了多少腌臜事。
新皇登基后,毫不掩饰对他的宠信,加官进爵,金银珠宝赏赐无数,已然是当朝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要说老百姓大多只是听闻赵夜阑的恶名,私下骂一骂而已,并没有什么机会可以目睹真容,但诏狱里的这些狱卒,却已经与他快是老相识了。
诏狱里的审讯手段繁多又阴狠,可谓是酷刑遍地,寻常人进来,光是踏进门就开始两股战战,偏偏这赵夜阑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对酷刑的了解甚至比他们这群看守的狱卒还要多,审讯时简直如同阎王在世,不死也叫人扒了几层皮。
人还未走近,潮湿阴冷的空气中就飘来馥郁的异香,狱卒们忍不住想勾鼻多嗅几下,又唯恐以下犯上,只好规规矩矩地候在原地。
少顷,一身锦衣的赵夜阑便立在他们身前,身姿倨傲地巡视着四周。
一个刚来不久的狱卒有些害怕,平时听不少人提过这赵夜阑干过的坏事,一数一箩筐,他既是畏惧,又是好奇,心惊胆战地抬头觑了一眼,整个人却愣在原地。
只见来人容貌昳丽,一双眼睛如同皎月,无端吸引人沉迷,却又藏着说不清的晦影,令人难以靠近。清冷孤高,赛雪欺霜般不似凡人,与这烛火微亮臭气熏天的牢房格格不入。
竟是比那京城第一公子还要好看,狱卒暗自腹诽道。
“赵大人,今日来又是想要审谁啊?”牢头见过他多次,毕恭毕敬地上前询问,脸上的肉笑得直打颤,僵硬得很。
赵夜阑眉头微蹙,从袖中取出一块手帕,掩住口鼻。
牢头立即明白过来,这位是又开始嫌弃环境湿臭了,以往每次来,身上都带着不同的奇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刚从窑子里出来呢。
他假意用手扇了扇周围的空气,迎着赵夜阑往里面走去:“不知赵大人可否带了令牌?”
话落,赵夜阑从怀中掏出皇上的令牌:“我去见见余钧良,你们在这候着。”
众人得了令,熟门熟路地领他过去,然后默默退下。
牢房里的人躺在地上,蓬头垢面,见着外面的人,倏地爬起来,双手抓着栏杆,咬牙切齿道:“赵夜阑,你害我!”
“余大人慎言,你我共事一场,我为何要害你?”
赵夜阑微微一笑,脸上看不出一丝痕迹,但余钧良就是恼他这副模样。
当初是赵夜阑来拉拢他,加入三皇子一党,许诺了荣华富贵,谁知现在连官位都不保,还被赵夜阑告了一个谋反的罪名。
“皇上呢,我要见皇上!我是冤枉的!”余钧良大声喊道,双手不断击打栏杆。
“余大人你这是何苦,明明大好前程摆在眼前,怎么就老糊涂,非要和前太子密谋呢?”赵夜阑说。
“我没有密谋!分明是你让我去别苑探望前太子的!”余钧良额头青筋直跳,恨不得冲出去撕烂他的嘴,“你这个小人,竟敢污蔑我!等我出去了,一定不会让你好死!”
“且看有没有这么一天呢。”赵夜阑笑着将一个卷轴扔进去,“看看吧,看完画个押。”
余钧良蹲下去,展开卷轴,上面细数了自己曾犯过的罪行,但都罪不至抄家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