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二章:真神(2 / 2)我在京都焚尽诸天首页

鱼人工人们和机械臂紧密无间的配合着,矿石的加工锻造,杂质的排除,物资的分离,一个又一个巨型工业在这里出现,构成了别样的美感。

“李维先生,这边。”走到了一间最大的工厂时,李维才发现这应该是一个核电站,巨大的冷却堆与烟囱矗立在这座城市的最中心,如同整个城市的心脏一般。

“如此规模的核电站,尹娃你是如何自己制造出来的?”李维问向了它。

“不,这并不是我制造的,而是我在这里捡来的,直接能开始使用。”尹娃说到。

“嗯?”李维一瞬间愣住了。

这处核电站的规模比起辐岛的那一座要大数百倍,这是直接捡过来用的?

那就是说白头鹰最起码在末日前依旧在这处扭约湾保留着如此规模的核电站?

“进来吧,李维先生,只需要和我的复制程序进行信息交换,您就能够知道一切。”摄像机平静的转向了李维。

而李维也是缓缓走到了这一处核电站的最深处。

李维拿出了手表,将复制体尹娃插入到了机房当中,复制体尹娃和主程序尹娃进行了信息交换,这一瞬间,主程序尹娃疯狂的消化着李维京都的情报。

包括妖魔、灵力、神明等等东西。

而这些,甚至都能够从幽浅者们之中找到对应答桉。

而复制体尹娃,此时一瞬间也如同宕机了一样。

“这里是白头鹰俄亥俄核电站,是白头鹰政府给予所有避难所供电的最大源头,理论上一个能够持续运行数千年的核电站,建立时间为1988年……”复制体尹娃立刻对着李维解释。

“等等,1988年?”这个核电站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建立了,那个时候,就是毛熊解体的时间段。

“是的,1988年就建立,这个核电站就建立在扭约的废墟之中,建在废墟中,所以所有的核废料就地排放,从那个时候白头鹰就开始如此,足足排放了近八百年,直到十年前被我彻底控制,该处的二代ai也被我吞噬。”尹娃说到。

“值得一提的是,俄亥俄核电站的排放量,是辐岛的13512倍,白头鹰还在这里做着超级英雄试验与超能基因辐射实验,导致这处核电站产生了未知的变化。2048年,国际救援组织一直都认为辐射的元凶是辐岛,”

尹娃顿了顿,它似乎有些悲伤,随后继续说到,

“但是辐岛只是明面上的幌子而已,真正的源头,一直都在这里,在这片1972年被核弹彻底毁灭的扭约废墟之中,这里才是黑潮真正的源头……”

“国际救援组织在辐岛一共牺牲的547人,包括最后一位牺牲的哈雷·麦卡斯先生,全部都只是做了无用功……”

尹娃说到了这里,沉默了下来。

同时沉默下来的,还有李维。

他现在知道,为什么美洲西海岸还有城邦和人类居住,但是到了中部就只剩下荒原与沙漠,而到了这东海岸,完完全全彻底变成了荒芜的钢之大地。

这里,才是真正的源头,那样的话……

前往辐岛赴死的国际救援队的人不就白死了吗……

李维握紧了自己的手。

“对了李维先生,有一位存在想要真正的见见您,您请等下一定不要害怕或者是惊讶。”尹娃说到。

“我知道了。”李维说着,他松开了手。

跟着尹娃的指示,他来到了一处电梯。

“开始深入最底层。”

电梯骤然降落,李维甚至感受到了略微失重的感觉。

而电梯上面,数字不断的降低。

134

678

3617

12356

……

“尹娃,到底要去哪里?”李维此时完全就是不知道什么情况,他甚至有了种尹娃会不会已经背叛了他。

“去地幔。”

“地幔?”李维瞬间只感觉到了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最浅层的地幔,都距离地表有400000米深。

“去见,真正的神明,一切的源头。”尹娃说到。

“1103453米!”

地底一百多万米深处!

在电梯之中,李维没有感觉得到热量,但是当走出电梯之后,滚滚的热浪与强压袭来。

在这里,李维感受到了十多倍重力的压力,还有着平均600度左右的高温。

这种环境下,那样的电梯一定承受不住的,甚至在离开电梯之前李维都没能感受到任何的压力和热量,就如同有一个未知的神秘力量始终保护着那个电梯。

这个时候,李维直观感受到了那一股来自整个地球的高温高压。

“那位真神是谁?”李维问到。

然而此时尹娃并没有回答他,或许在这个环境之中,尹娃已经宕机了。

“是我。”一瞬间,一个声音直接越过了系统在脑海之中响了起来。

甚至系统不仅没有阻拦与防御,反而像是一个带路党一样给这个意识带路。

即使是来自于第二外神阿卜杜拉的知识干扰,系统都能够完全过滤并且免疫,除了面对魔罗的时候,系统从来没有在正面的对抗之中劣势过。

而在魔罗赐予李维时空间能力的时候,也是系统将这份能力暂时拦截在了它那里,从而一点一点给李维提供者这些,让李维一点一点变强。

而这一次,系统却是如同叛徒一般直接当了带路党。

“你可能不认识我的,孩子。”声音直接响起,李维此时感觉自己宛若彻底离开了这一处地底。

他来到了一间空空荡荡的大厅,而一个人形光团此时换上了诡异的装扮,他缓缓的躬身迎接着什么。

那个光团,似乎在说:“好久不见了,我的母亲,世界意识,提亚马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