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得听他讲,永隆帝直接冷笑问道:“国势艰难,李爱卿忠心可嘉,可有良策补足国用?可有良谋拯救黎民?可有手段驱逐虏奴?”
这等问题谁能回答?要说也不是一两句能说完的。
李阁老顾左右而言他:“轻徭薄赋则天下自安……”
“尸位素餐!无能之辈!给朕闭嘴!”
听到此了言语,永隆帝终于爆发了。
五位阁臣,除了他亲自提拔的尚未开口,其他四个都出言反对。
永隆帝明白,他们未必是真心要坚决反对,而是为了维持自己在士林中的名声必须摆出这等姿态来。
见到皇帝骤然发怒,众人皆战战兢兢。
柳湘莲开始时还有些期待,是否会见识到直臣谏言,不纳则死谏的场景。
后来发现自己想多了,为什么那些死谏之臣能青史留名,无非是太少了。
动不动就当面触怒皇帝的臣子,熬不到这个位子。
众人之所以无比震悚,是因为这还是永隆帝践祚以来第一次一意孤行,当众发怒,此前他总是力求消弭争端。
他们费解,而原因很简单。
永隆帝并不是单纯的想以气候变化作为摆脱朝臣指责的手段,而是真的有些相信这个理论。
这意味着他在位期间将面临天灾人祸的双重挑战,不可再心怀侥幸期盼今年受灾明年就能无事。
永隆帝也有底气做想做的事,近年收服不少人为己所用,不至于众叛亲离。
而且,当税相比商税只是小头,不足后者十分之一。加征后一家当铺比以前多交45两,只是两三户城市家庭一年的收入。很多吗?开得起当铺的人谁拿不出?算哪门子的负担!
众阁臣见皇帝已然决意,也不敢强谏。
此前不是没有圣旨无法执行而被撤回的例子,那就先发出去看看群臣的反应吧。
于是当场拟定了圣旨,用印后发通政司,传达六科,昭告天下。
……
议事毕,众官员行礼后依次退出勤政殿。
几位阁老汇聚在一起,纷纷对顾克贞摇头叹息:“顾兄,户部这次有些莽撞了!”
言辞中不乏指责之意。
顾克贞苦笑不已,心说我也被打懵了好么?
面色无奈的摇了摇头:“此事实出意外,非我指示,诸位阁老不必言语试探。”
“难道……”
众阁老相顾而视,似信非信。
他们此前还以为是顾克贞这位计臣为增加国用又不怕担职责,才鼓动少年出面。
这时见他神色并无奸谋得逞后的喜色,反倒忧心黯然,所言不似作伪。
郑首辅当即唤住跟在后面缓步行走的柳湘莲,问道:“你提出此议,可对筹饷司有妥善筹划?”
柳湘莲摇头道:“尚待细思。”
这是大实话,本就是皇帝突然给升级了。
众位大佬皆无语。
……
柳湘莲先随领导回了户部衙署。
筹饷处升级为筹饷司,编制该有相应扩大,皇帝又命柳湘莲以六品主事兼领,显有重用之意。
顾克贞也不好安排官职比柳湘莲更高的人进入筹饷司,以免他们之间产生纷争,便征询他的意见。
柳湘莲表示,暂时不需要增加人手,有需要再提。
顾尚书只得作罢,心道,既然是陛下钦命,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大不了一死而已。
辽东死的人还少吗?不缺他一个。
……
孔方胡同,先前的筹饷处,现在的筹饷司。
司内众人听到消息无不欢庆,无论是调拨过来的几位胥吏,还是少年衙役。这说明圣上看重筹饷司,众人前途可期。
热闹是他们的,柳湘莲心平气和,越发忙碌了。
当前首要之事是招募并训练税卒,一旦自己手中有上千训练有素装备齐全的税卒,只要不失圣眷,在京都便可横行,就如美国佬的国税局那么霸道!
维持圣眷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捞钱,只是不能太得罪人,就难度大了,是项技术活。
至于税卒兵源,此前入职的多是辽东子弟,现在要招募成军,当广泛收取关内子弟,避免一家独大。
此事安排柳三、柳落父子去做就好,他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
……
数日之后,税卒已满千员之数,柳湘莲选了城外一处废弃军营作为营地,由柳三先操练着。
这段时间都城内也不平静,圣旨公布后引发不小轰动,反对加税者众多。
而皇帝态度出乎意料的强硬,弹劾柳湘莲的奏章全都被留中不发,什么动静都没有。
朝臣中当然也有远见卓识心存公义赞同加税的,却不会跳出来摆明观点,免得遭人记恨。
当税加征受损最大无疑将是勋贵,他们倒是一片沉默。涉及赋税,明面上没有他们发言空间,否则是逾矩了。有的暗中命人上奏表达态度,有的做好阻挠的准备,有的则完全不以为意。
京师士子众多,也不乏想要借此机会邀名买望的,将柳湘莲示视为佞进小人,甚至连咒骂指责的大字报都张贴出来了,玩的花样儿不少,还呼吁京师百姓不要去广和楼看戏。
不看戏?广和楼的回应很简单:当前义演之戏票钱全都会充作兵饷!这是为国看戏!
各方都在关注柳湘莲将有何动作,而主角柳某人似乎安静下来。
他已经打定主意,税卒成军之前不做什么实际动作。
不久,贾琏终于从天津归来,汇报天津分号的筹办进展。
天津分号如果能做好,就可以加快商号的扩张速度了,而他的掌控能力也将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