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国师是无所不能的(1 / 2)朱元璋:国师,替咱大明算一卦首页

刘基走出勤政殿,目光一扫之前的颓丧,反而变得凌厉起来。

作为洪武新朝公认的第一大儒,他几乎是全天下士子的榜样,在儒林威望极重。

他的地位,可不是浪得虚名。

刘基天资聪慧,好学习,由父亲启蒙识字。阅读速度极快,七行俱下。

十二岁就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十四岁就进入郡庠(即府学,古代最高教育机构,府学之下,是县学和书院)读书。

仅十四岁幼龄,就能读懂《春秋经》。

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

尤其是初学的童生一般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

刘基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

他的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

刘基的天赋,彻底让教导他的先生拜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

而一部寻常举人都难以读懂理解的《春秋经》,十四岁的刘基,硬是没花多少工夫,就全部学完,且倒背如流。

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

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

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

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十分感兴趣,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

他不仅天资过人,学识渊博,更是在战乱年间,凭借二十三岁的年纪,考中进士(古代最高学历,相当于后世的博士)

看看,这履历……哪怕放到后世,都碾压无数天才。

后世虽然也有二十三岁就考博士的天才,但如果把两者所处的环境拿来作对比,就知道刘基有多厉害。

一个是在和平年代,一个是在战乱年代。

有可比性吗?

纵观整个大明朝的历史,唯有徐阶,高拱,张居正等这些高手中的高手,才配和刘基相提并论。

除此之外,刘基不仅学问做得好,做官同样是十分合格。

至元二年(1336年),他曾在江西,担任高安县丞(正八品),协助县令处理政务。

担任县丞期间,刘基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

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发现高安县一些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无法无天,骗人钱财,夺人妻女,杀人害命无恶不作。

刘基倾听百姓的哭诉后,义愤填膺,决心为民除害。(朱元璋同样痛恨这些,所以这俩才能走到一起。)

经过明察暗访,掌握真凭实据后,对几个劣迹昭著的豪强恶霸,坚决予以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