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一算时间,前世第一本营业执照,似乎就是今年十二月办下来的。
也就是说,用不了一个月,个体户就会在工商局登记在册,真正合法化了。
“放心,我一定帮你办妥。”牛国强对他不见外的举动非常满意。“还是你有眼光,提前知道个体户会合法化,所以比别人先走一步,赚了这么多钱。”
这也是他佩服夏臻的根源之一。
其它人为了上大学,肯定不敢这样搞,怕影响自已的前程。
他不但搞出泡菜后,还弄了炒瓜子,似乎一点都不担心个体户的未来。
所以说人看得越远,未来发展就会越好,看看夏臻和其它同龄人,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
“这跟我的眼光无关。”夏臻可不敢应下这个头衔。“主要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给我们指明了路子,不仅仅我这样干,其它大城市,个体户早已遍布各地,所以上面才会推出工商营业执照,就是为了方便管理。”
把个体户登记下来,肯定好过让它们野蛮成长。
像牛国强这些人,受建国后前二十几年的影响太大,反而看不到这些变化。
“听你这样说,我们是不是也得早点参与进去?”牛国强被他的话打动了,用不大肯定地语气问道。
以前为了孩子的前途,他想方设法把他们安排进好的单位。
儿子在电影院放电影,女儿现在在人民医院上班,说出去都非常有面子。
问题是他们的工资都不高。
所以自家的生活条件,外表看着光鲜,实际上远远比不上夏家。
包括旁边的徐明材一家,也是表面风光,内里一般。
甚至比不上周家和廖家,他们家里每天的伙食,远远比自家要好。
“这要看你怎么选择了?”夏臻见他纠结这个,没打算帮他拿主意。“在好的单位上班,工作轻松也面子,找对象也会方便很多。搞个体户的话,辛苦但赚钱多,说出去却没面子,至少短时间大家无法改变这样的印象。”
现在个体户属于鄙视链的最底层,在工厂搞卫生的大妈,都觉得自已比他们体面。
但是赚钱多是肯定的。
越是这样,个体户越容易被人污名化。
这也是很多人赚钱后,被人称为暴发户的原因。
因为被人看不起,他们只能拿钱去砸人,于是出现两极分化。
直到大多数人体会到有钱的好处,社会风气开始一切向钱看,个体户的地拉才扶摇直上,被许多人追捧。
“你这个分析非常靠谱。”牛国强佩服地点点头。“不管是在单位上班,还是干个体户,都是有利有弊,没有哪一个完胜另一个。”
心里已经有了想法。
要不,让最没出息的儿子离开单位,去搞个体户试试?
不求他像夏臻一样,一年赚一万块以上。
只要一年能赚一千,就相当他们三人工资的总和,家里就会宽松许多了。
又一想,如果儿子干这个,他的对象会怎么想?
万一婚事黄了,那又得再拖一两年。
想到这里,又犹豫起来。
屋里忽然大放光明,原来是来电了。
夏凝站起来灭了油灯,重新坐下来看电视。
牛国强见了,站起来告辞离开。
“冬冬,干个体户真有这么好?”现在没了外人,祝琴的心里也活动起来。
她舍不得离开工厂,是因为那边工作轻松,说出去也体面。
可是听儿子的意思,似乎未来个体户才是主流。
这样的话,自已肯定不能为了求舒服,舍不得离开那边。
至于女儿,她的单位真的非常好,加上在未来公公手下做事,放弃就太可惜了。
如果要搞个体,也得是自已回家才对。
“也不能说好坏。”夏臻看明白了妈妈的心思,却没有劝她。“现在下岗失业的人太多了,这是国家给他们的一个机会,让这些人靠自已的双手,也能活得很好。”
早期个体户确实个个能赚钱,但是干的人多了,市场就会饱和,肯定也有一部分人最终失败。
家里有李自强在,他不会勉强妈妈和姐姐回来干这个。
晚上睡下后,他照例进了禅境花园,开始大量催熟植物和水果。
直到屋里的蔬菜瓜果堆成小山,他才停手。
又催熟了大量的水果。
好在戴夫的家比较大,禅境花园放不下的东西,可以拿到那边放。
第二天早上,他来到炒货那边,看到姚艳和牛国庆在敲向日葵,姚杰和新招来的人在里面煮瓜子。
“最近每天能加工多少斤?”他走进去问姚杰。
因为沪市也要销售,这边的产能必须尽快提升,否则货物就会供应不上。
“现在一天最多生产三百斤。”姚杰回答道。“这还是四口锅同时炒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的产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计算,他把炒瓜子和程序做了调整。
姐姐因为敲瓜子速度最快,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干这个,每天可以敲几百斤瓜子下来,同时负责摊到水泥地上翻晒。
牛国庆年纪大了,干事没那么快,主要负责最简单的煮瓜子。
这个不需要技术,只要自已把配料放好,定好时间,就不会出差错。
而他自已则带着新来的工人,主要负责炒瓜子。
如果白天完不成任务,晚上会加班几个小时,多炒一些瓜子出来。
好在现在销售不成问题,倒省下大量的精力。
“如果再招两个人,一天能完成多少?”夏臻想了想,又问了一句。
现在这边加上李自强家,共有三间厨房六口锅,同时炒瓜子的话,应该还能增加产量。
记得八十年代有政策,个体户雇佣人数,不允许超过七个人。
再加两人的话,还是六人,应该不会有问题。
“五百斤到顶了。”姚杰想了想,不大确定地回答。“如果数量大的话,最好把瓜子前期的工作分出去,这样才能增加产量。”
姐姐的工作,其实可以交给其它人来做。
巷子里没事干的老人,如果她们给点钱的话,肯定愿意过来干活。
反正对她们来说,边带孩子边敲瓜子,不会影响自已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