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能不能搞到大批量的人造棉?”见他这样说了,夏臻也不藏着掖着,把自已的想法说了出来。“我想批量生产棉衣,普通的棉花不能用水洗,所以不大合适。”
他把自已对滑雪衫的理解,以及计划大概解释了一遍。
同时给它描绘了一付美丽的前景。
如果这家街道小厂,能成为全国第一家生产滑雪衫的企业,只怕订单会多到吓人。
到时工厂就可以扩大好几倍,从一家只有五六十人的小企业,变成一家工人至少有四五百人的大中型企业。
耿启中作为直接负责人,肯定能从中得到巨大的好处。
“我先打听一下再说。”耿启中听后激动得满脸涨红。“回头有消息了,再跟你商量如何安排?”
和他合作时,夏臻更擅长提出各种新鲜的想法,却需要自已去实行。
现在最大的难题,不是技术,还是原材料。
一旦这个问题解决,其它都不算事。
“如果打听到哪里有生产,不管多少,先采购回来再说。”夏臻提醒道。“如果对方暂时不能批量生产,我们可以自已弄个小作坊,加工出来赚钱——”
假如沪市的高档定制裁缝店开起来,肯定得在家乡县城也开一家分店。
这样一来,不管有多少材料,都可以先生产出来一批。
“明白。”耿启中朝他做了个ok的手式。
这也是跟夏臻学的。
两人又交流了一下管理方面的问题,最后夏臻说到打样师傅的事。
“这个其实不难办。”耿启中回答道。“只要你在当地有熟人,找人去服装厂的退休师傅里那边问一问,他们大多有徒弟,找几个人肯定问题不大。”
现在只要条件允许,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裁缝机。
也就是说,会裁缝的师傅非常多。
而从这些人里,挑几个技术特别出色,同样不会太难。
一般来说,她们大多在服装厂干过,等于在同一个圈子里。
只要打听到一个,就能找到一大批。
“明白。”夏臻觉得这话有理,决定回沪市后,找马万喜或者于永攀打听一下,先招几个师傅再说。
既然是高级定制,技术必须过关。
这样才能做出一批高档的服装。
这样一来,加工费可以收高一点,再酌情加一些设计费,利润就会比较高。
和家人一起吃了午饭后,夏臻又去了一趟裁缝店,看服装做得怎么样了?
那边的速度比他预计的还要快,已经做好两件了。
分别是他和李自强的两件大衣。
于是拿回家,一件交给李自强,提醒他换上。
军大衣还是太大了,偶然穿在衣服外面还可以,正常穿太宽松,得明后年他再长高长大一点再穿。
李自强有些舍不得。
在夏臻的强烈要求下,这才小心翼翼地换上。
“这样才帅。”夏凝在旁边笑着打趣。
弟弟平时不在家里,有什么体力活都是李自强在干。
相处久了,她也真心把他当成了亲弟弟。
李自强不好意思地搔搔头,还是觉得平时穿这么好的新衣服,真的太浪费了。
“等新衣服拿回来,你们也记得换上。”见姐姐这样说,夏臻忍不住提醒。
衣服是用来穿的,不是给别人看的。
现在大家都有这样的观念,平时穿得再破烂都没事,过年走亲戚,才要穿得漂亮,就为了听别人夸一声好。
夏臻觉得完全没必要。
“放心。”夏凝知道弟弟在沪市也能赚钱,现在已经想通了。“我肯定天天穿。”
就连夏妈妈也这样保证。
她们又不傻,既然条件允许,为什么要穿旧衣服?
“你们能想明白就好。”夏臻听后非常满意。“我们辛辛苦苦赚钱是为了什么?还是穿得好一些,吃得好一些?”
见时候不早了,他匆匆跟家人告辞,回到沪市。
至于旧衣服,他丢在家里,没有带回去。
因为想着定制裁缝店的事,他没有回沪市的家,而是来到学校的宿舍。
“啊哟,这是哪位喝了洋墨水的留学生回来了,真时髦——”马万喜此时在床上看书,看到夏臻的打扮,夸张地叫起来。
这时候内地学生,穿的衣服款式大同小异,最多面料做工方面,有一些区别。
而国外就不一样了。
所以说一个人时尚,多是夸他像外国人或留学生。
夏臻其实就是换了件衣服的事,却给他强烈的视觉冲击。
其它舍友见了,也发出夸张的叫声。
实在是其它学生穿得都很普通,大多是里面棉衣,外面中山装和列宁装。
还没有人穿过这种昵大衣,还是长款的。
只有以前偷偷看国外电影时,才有人这样穿。
“别瞎嚷嚷。”夏臻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搞得像没见过世面的乡巴老一样——”
真是少见多怪。
这种长款大衣,其实很常见吧!
毕竟苏俄拍的电影里,经常能看到,只是稍微改良了一下而已。
“我还真的没在现实中见过。”马万喜从床上跳下来,过来摸他的衣服。“太好看了,能不能借我穿一下?”
说完,也不管夏臻答不答应,就来脱他的衣服。
“别动,我自已来。”知道拒绝没用,夏臻干脆脱下大衣,递了过去,同时从自已床上拿过一件旧棉衣,套在身上。
从马万喜的表现可以看出。
如果定制裁缝店开起来,根本不用担心生意。
沪市这么大,就算定制价格再贵,出得起钱的人依然不会少。
到时只要每天加十几件,就是很大一笔钱了。
如果再弄一间零售店,做出不同尺寸的服装,只怕销量会更高。
“好看,就是稍微紧了点。”马万喜穿上衣服,感觉有些紧绷绷的,只能遗憾地说道。
他比夏臻要高挑和结实,加上衣服本身就有点修身,所以不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