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二章(2 / 2)我竟然是白骨精首页

罗刹道:“我儿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倾了。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饶你!”……

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

因为护儿心切才会对孙悟空大打出手,毫无情义可言。

铁扇公主仅仅是对孙悟空有着如此行为,文中几次提及,可见她对孙悟空已经到了深恶痛绝的程度。

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出发,这样悍妇般的行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正是儿在远地,母心担忧。

这种母性在任何的时候都是不能被谴责或责备的。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她也是个可怜的幽怜弃妇。

因为据明会典,男人自亲王至庶人,皆有权娶妾而妻妾不得有二夫,违者以奸论。

历代律例还规定,夫可按七出之条休妻,而妻不得弃夫。

铁扇公主的命运是双重的,有着幸运与不幸的两面性。

不幸在于她的丈夫牛魔王弃她不顾,在外另有香闺小妾。

在她破口大骂,大展拳脚的背后,实际隐藏着对丈夫的温柔备至,无限期待。

文中有两处明显之例:

那罗刹听言,忙整云鬟,急移莲步,出门迎接。须臾间,叙及寒温。

牛王道:“夫人久阔。”

罗刹道:“大王万福。”

又云:“大王宠幸新婚,抛撇奴家,今日是那阵风儿吹你来的?”

遂擎杯奉上道:“大王,燕尔新婚,千万莫忘结发,且吃一杯乡中之水。”

罗刹复接杯斟起,递与大王道:“自古道,妻者齐也,夫乃养身之父,讲甚么谢。”

两人谦谦讲讲,方才坐下巡酒。

这其中,铁扇公主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俨然回归到妻子的角色中。

丈夫突然回家,她表现出的不是埋怨和责备,而是欣喜和激动。

不但如此,铁扇公主本身身姿雅态,谈吐不俗,有着大户人家的风范,借一句“妻者齐也”,不免使人联想到世俗小说中的家庭生活之景。

然而,作者并为就此停笔,在她酒醉后,进行了一番夫妻软语的刻画,失态之余,将这个看似凶气逼人实则失爱盼夫的女人写得异常真实。

另有:

酒至数巡,罗刹觉有半酣,色情微动,就和孙大圣挨挨擦擦,搭搭拈拈,携着手,俏语温存,并着肩,低声俯就。

将一杯酒,你喝一口,我喝一口,却又哺果。……刹见他看着宝贝沉思,忍不住上前,将粉面揾在行者脸上,叫道:“亲亲,你收了宝贝吃酒罢,只管出神想甚么哩?”

酒前的谦谦讲讲和酒后的呢喃软语,再到肢体上的亲密粘腻,把铁扇公主内心对丈夫的情爱和渴望表现得一览无遗。

她的变化,正是在独守空闺,思念弥深的压抑下,在酒后顷刻喷发出来的表现。

然而,残酷的是,她软语擦肩的对象不是牛魔王,却是设计骗扇的孙悟空,最后使她丢失了宝贝,也让她感到万分羞愧。

这才让她在真正的丈夫归来之时表现出急躁凶恶的泼妇之相,全然没有了开始的温柔细语。

如此一来,铁扇公主的悍妇形象根深蒂固,难以凭借一次的温柔而扭转印象。

婚姻在她的心里高过一切,这点是不能被质疑的。

她愤怒为的是自己的儿子,为的是安身立命的芭蕉扇。

可以说,铁扇公主是一个独立坚强的女性,她非常明了自己能够独占一方,过着受人朝奉的日子的根基,就是因为她有一把芭蕉扇。

文中虽然没有直接写出牛魔王与她结为夫妻的过程,但可以肯定的是芭蕉扇不仅仅是一件法宝,更是他们条件相当,互相般配的重要基础。

如果铁扇公主失去了这把能给与她生活保障的芭蕉扇,那么,她只能完全依靠丈夫牛魔王的庇护。

然而,牛魔王已经对她兴趣全无,另外寻欢作乐,并无归家之念。

如此一来,芭蕉扇的重要性对于铁扇公主是不容置疑的。

即便她如此明白,却在牛魔王一度被围困进洞后,不仅潸然泪下,劝君放手,妥协交扇,“罗刹女接扇在手,满眼垂泪道:大王!把这扇子送与那猢狲,教他退兵去罢”

但丈夫坚决不从,依旧只身赴战,而后在牛魔王全力迎战,招架不住的时候,她为这个花心的丈夫毅然舍弃芭蕉扇:

老牛叫道:“夫人,将扇子出来,救我性命!”

罗刹听叫,急卸了钗环,脱了色服,挽青丝如道姑,穿缟素似比丘,双手捧那柄丈二长短的芭蕉扇子,走出门,又见有金刚众圣与天王父子,慌忙跪在地下,磕头礼拜道:“望菩萨饶我夫妻之命,愿将此扇奉承孙叔叔成功去也!”

危机之刻,为了花心丈夫的性命而献芭蕉扇,这正是她心中毫无保留,一心为家的表现。

这在西游记中是为数不多的对于妻子形象的正面描写,与西游记六十三回中老妇龙婆相比:

龙婆道:“只是我小女万圣宫主私入大罗天上灵霄殿前今被你夺来,弄得我夫死子绝,婿丧女亡,千万饶了我的命罢。”

龙婆道:“好死不如恶活。但留我命,凭你教做甚么。”

行者叫取铁索来,当驾官即取铁索一条,把龙婆琵琶骨穿了,教沙僧:“请国王来看我们安塔去。”

龙婆的苟活和铁扇公主的献扇救夫,相比之下,作者无遗是带着深深怜悯和尊重来给与这个妻子一个结局的。

最终她失去了丈夫牛魔王,但也算拿回了芭蕉扇,修成了正果。

她的幽怜被隐藏在丑貌和暴躁的背后,和众多容貌已去、独守闺房的妇人一样,她的软语和温存只有在酒的催发之下,才能深发而出。

但这却比任何行乐一时,花前月下都来得情真意切。

……

……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