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八章 梁海涛临危受命(八)(2 / 2)穿越四十年首页

梁海涛一边走下车,一边张口朗诵道:“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梁海涛没有到过六盘山,对这首诗词的宏阔意境没有切身的体会。

不过,站在这个山梁上,真的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往前看去,远方虽然还有比它更高的山峰,但看过去非常遥远,遥远得只是一座座山的轮廓。

天是浅蓝的,阳光是淡黄的。

在浅蓝天空下的淡黄色阳光里,山丛是淡淡的灰蓝色,山与山连接的地方,有了明显的层次对比。

此时此刻,梁海涛想到了山水画,就是这么画的。

之前以为这是画家为了把山与山区别开来,在这里,他终于看到了艺术的源泉。

梁海涛看了足足二十分钟。

车子沿着山梁继续朝前走,眼前是一条平坦的乡村土路,感觉挺不错的。

没想到在这这样的山村里,能有这么一条虽然不上等级但可以行车的公路。

公路两旁全是耕地,种着五谷杂粮。

车上沿山梁向西南继续行进。

到了尽头,一个优美的弧线,山梁落了下去,南边出现了一条不是很宽敞的道路,道路两旁的耕地也明显比前面那个村好一些。

有几个在地埂上放牧的农民,有男人,也有女人。

梁海涛叫司机停车,下了车后径直朝着人群走去。

梁海涛问道:“老乡,前面这个村子叫什么名字?”

“牛岭村。”一位老人说道:“看样子你们是来转山的城里人吧?”

“是。我们来这里转一转。”梁海涛笑着对老人说道。

“你看你们多好,拿着旱涝保收的工资,又不用干活,还到我们这山旮旯游山玩水,真是太幸福了。”一旁的一位中年农民说道。

“是啊,我们知道自己幸福,你们农民这几年也挺不错的嘛,负担没有了,公粮也不缴了,挣的钱自己花,这不是挺好的嘛。”梁海涛笑着说道。

“是挺好的,共产党好啊!知道我们农民的辛苦,对我们好啊!”

“老乡,你们为何不把牲口赶到草坡上去放啊?”梁海涛问道。

“哪有草坡啊?原来的牧场都被林场占光了,都成了人家的封禁区,不让进。人都不让进,更不用说牲口了!”中年人说道。

“老人家,您在这儿生活多久了?”梁海涛问老人。

“我们祖祖辈辈就在这地方生活。耕地刚放下来那些年,我们庄里的牲口翻了两番,每家都养好几头骡马,有的农民养十几二十头牲口。

现在这么一封,堵死了,牲口养不成了,有些耕地也叫林场给占了。”老人感叹着说道。

“你们村有退耕还林的耕地吗?”梁海涛问道。

“有啊!这就是啊。”几个农民同时指着眼前的荒地。

荒地里只有荒草,远处有几株东倒西歪干死的落叶松,似乎显示着它们的悲惨命运。

“你们退耕还林补偿的粮食和钱发到什么时候呢?”陈韬问道。

“发到四年前,之后就再也没见了。”中年农民说道。

梁海涛对老人说:“明天我还会来跟你们的,再见吧。”

几位农民朝梁海涛他们笑了笑,挥了挥手。

车子从这里开始下山,再向南走一段,来到了清水乡。

一行人在一个小餐馆里吃了面条。

梁海涛对小余说:“你现在马上给市委办公室打电话,让办公室务必通知各县区委、政府,明天上午召开全市退耕还林现场会。

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和林业局局长参加,市里四套班子领导全部参加,市林业局参加,鼓平区的财政局局长也参加。

鼓平区委书记和区长现场发言,作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