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第二节 哭吧精(1 / 2)西南岔轶事首页

“我就刨,就刨。”王淑华解恨似的在地上刨了几下,嘴里嘟囔道:“我还怕你呀,你个二手货……”

就这一句话,点燃了吴玉芝心头的怒火,她象一只母老虎似的冲向王淑华,王淑华一看这种情势,知道这句话惹祸了。要论打仗,两个人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吴玉芝装下王淑华都绰绰有余。她扔下镐头就跑。好汉不吃眼前亏呀,刚跑几步就听身后“咕咚”一声,她回头一看,吴玉芝绊在一个茬子上,造了一个狗抢屎。两只被拴着腿的老母鸡,被惊得连扑楞带叫唤,鸡毛尘土四处飞扬。王淑华这个解气呀,真想拍手叫好,可她看见吴玉芝那硕大的身躯已经翻转过来,正欲起身,她才急忙拎起两只鸡,恶狠狠地说:“你等着,咱们俩没完。”说完撒丫子跑了。

吴玉芝知道追不上,她也不想追,心想:“小样吧,甩货,别人怕你,我是给你留着脸呢。”她到底还是坚持把最后那半根垄种完才回家。

其实,金长山这次去西南岔的主要目的,是给彭书海家盖房子。

他的这个想法来源于前年夏天,那是在岗位上干的正红火的时候。有一天,他和老同学们回集体户——阔别三十多年的第二故乡西南岔。

比起三十多年前,西南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吃的穿的不用说了。过去走过的羊肠小道,现在已经变成大路了,可以跑汽车、四轮子。而且家家都有蚂蚱子、自行车,富裕一点的人家买上了摩托车,连小学生上学都骑上了自行车。开着蚂蚱子赶集,骑自行车下地干活,已经司空见惯,倒是让金长山想不到的是,九成人家都告别了趴趴房,住进了砖瓦到顶,窗明几净的砖瓦房。当年哭着喊着要吃榛子的小海,早已是西南岔的当家人——村主任了。可就是这个村官却还住在三十多年前的小院里,还是那间草苫的泥土房。不过看上去,房子好像翻盖过。举架比以前高一些,草好像也是刚苫过没几年。

还是尹书记领路,他们来到彭树常家。

见来了这么多人,一只比笨狗小,比宠物狗大的狗从院里蹿了出来,被尹书记叫住:“串儿,串儿,不许咬,家来客了,欢迎,欢迎。”被称为串儿的狗果然不叫了,摇着尾巴,瞅瞅这个,望望那个。

彭大叔老两口出现在门口,见到老知青,高兴的合不拢嘴,并给刚刚出来的女人介绍说:“立环哪,这些都是咱们村的老知青。”彭大叔又回身对同学们说:“这是儿媳妇,就是小海的媳妇。小海听信就能回来,大伙进屋,东屋西屋随便。”

没等同学们进屋坐稳,院子里匆匆跑回来一个人,儿媳妇赶紧迎了出去。

嘿,三十多年过去了,定格在知青们脑海里,淌着鼻涕要吃榛子的小海,可出息了。长的浓眉大眼,鼻直口方,中等个头,不胖不瘦,做派跟当年的彭树常差不多。进屋后,他和大家一一握手,之后问彭大叔:“爹,我和大伙怎么称呼啊?”

金长山拉住小海的手,说:“咱们别差辈,我们叫你父母彭叔彭婶,那咱们就是哥们儿。”知青们异口同声:“对,就是哥们儿。”

“好。”小海说:“那以后,我就叫你们大哥,大姐,你们呢,也跟这里的乡亲们一样,就叫我彭海。”

彭树常赶紧解释道:“小海大名叫彭书海,这里的乡亲们习惯了,三个字总没有两个字痛快,平常都喊他彭海。别提了,因为这么叫还闹出过笑话。”

老知青们好奇,忙问:“出什么笑话了?”

“那年选干部,”彭树常说:“选票上村主任后面乡亲们写的是彭海,没有中间那个书字,选举之后上报乡党委,等待审批,给组织上添麻烦了,一个劲来电话找尹书记问,西南岔的彭书海怎么才得了不到十票呢?为这事儿,尹书记……”尹德伯从西屋过来接过话头说:“我专门跑了一趟乡里,好顿解释,告诉人家,彭书海和彭海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