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言生自从王家人走了后,除了去县学上课,其他时间基本都是在看书练字画画,偶尔也会雕刻个小物件。 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读书上,两年后的院试只考两场,第一场是正试试题两文一诗,第二场覆试试题一文一诗。 正试一天覆试半天,院试一共一天半时间,要在里面睡一宿第二天覆试考完才能出来。 考完两天后发长案,位列第一名者为案首。 这东西看着简单,不过就是三篇命题作文和两首命题诗。 但古代科举难就难在,出的题目围绕着四书五经,出题角度刁钻也不知在哪本书里找个命题。 命题可能是政治方面的,或者经济吏治等,让你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认知,还要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写出自己独特见解能吸引阅卷官才行。 所以古代这里的科举考试,不是你会背四书五经了就行,要想走科举之路,四书五经背下来是基础。 还要做到融会贯通,挖掘出深层次更深层次的内容才行,怎么做到这点呢,没有资源的普通学子,只有多看书多写各种各样的命题作文! 当然相对来说院试要简单些… 至于作诗方面他确实没啥浪漫细胞,也没有那些伤春悲秋的事让他缅怀。 偶尔会灵光一闪写出个好诗句,但这个偶尔的概率太低了,他算过来了六年,偶尔了三次… 所以他打算要是院试时没有啥灵感!到时候借鉴一下某位大咖的佳句啥的,不然以他平时的水平,想拿案首是没戏的… 作诗方面是硬伤,同窗邀请参加诗会啥的都拒绝了,他本身对这些文人墨客喜欢玩弄的东西一向不感冒,一群自命清高的书生聚在一起,互相吹捧他们也不嫌累。 去年的时候本来为了能提高作诗水平,跟安闲之那厮去了几次,结果发现作诗水平没见长不说,还失了他爹说他作诗时偶尔会出现的灵性,所以后来再也不去了。 他也知道他这性格在官场上不太好混,毕竟不喜逢迎拍马,不能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在官场升官可能会不易。 他的志向不过是走仕途这条路,一辈子当个县令不还是一方父母官呢。 他要是以后能当个县官,可比现代的爸妈官都大了,嘻嘻所以官大官小要分跟谁比。 再不济可以走清流嘛,反正这事等他到了京城在说,到时候王叔叔肯定又要找他大谈人生,那时在问他也不迟。 值得一说的事,他爹萧三郎也不知为何想开了,竟然找了个工作开始赚钱了,嗯虽然赚的不多… 县令聘请他爹去县学做了学谕,作为一个有十多年秀才功名的人,资格自然够。 不过不管什么时代要讲关系啥的,县学的位置很多人盯着呢,这会能落到他爹头上,他觉的还是沾了王叔叔的光。 本县县令据说是举人功名,托关系用钱当了个县令,这辈子也就能在这个位置上晃了。 王叔叔可是正经进士又进了翰林院,怎么看都是前途似锦的样子。 都知道他爹和王叔叔交好,他们两家还会成为亲家,县令借机卖个好他又不亏。 所以说一个个都是人精,算计的透着呢。 他爹说以后专心教育不打算再参考乡试,对于这点他挺支持。 王叔叔说过他爹的文采非常好,就是跟现实脱轨不务实,这也是屡次不中的主因。 科举制度是朝廷用来选拔官员的,浪漫主义色彩浓郁不务实者,朝廷怎么可能选,他爹适合做个文人墨客。 王家一行人十日后才到京城,期间因着琮哥身体不适,在路上停留了两天看病吃药。 等他好些才上路,不过为了顾念他的身体,行程比较缓慢。 王家小辈就两个男孩子自然会金贵些,所以大家也不敢明着抱怨,私下里嘀咕几句正常。 琮哥的生母李姨娘对夫人自是感激,对着林氏说了一通琮哥长大一定会孝顺林氏的话。 本来她身为王家主母,这就是个正常的吩咐,倒是被李姨娘弄的这个腻歪。 她虽然没儿子,但还不至于以后要靠她儿子孝顺吧。 琮哥是个好的,就是这娘说个话都带着目的让人不喜。 当时王慕瑜和大姐都在,也发觉李姨娘这话有些不对味。 两姐妹宽慰了娘一会,这些事没必要放在心上,家里以后交给谁还是她爹说了算,她娘没必要搅和进去。 王家在京城的家是个两进的大宅子,是几年前王希淮来国子监读书时买的。 王管家接到众人回到宅子,按照老爷的意思给大家分了院子。 林氏作为正牌夫人自然入住主院,三位姨娘被分到了一个院子,这个让大家挺意外的。 在老家可是每个姨娘都有独立院子,生的孩子跟她们住在一个院子里。 瑾哥和琮哥分到了一个院子,五姐妹分到了一个院子里。 林氏听了明白老爷是把原本姨娘们的院子给了孩子们,两进大宅子后院一般格局都是主院带东西院子,前院有东西跨院,想了下也知道这么做的用意。 孩子们都大了,在过几年女孩们陆续出嫁,是想让她们没出嫁前培养感情吗。 家里就两个男孩,老爷自然想看到兄友弟恭,对此她没有意见,能好谁不想好呢,老话不是说谁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 见大家都愣着出声道:“有意见的等老爷回来自己跟他说,现在按照管家的话,先回分到的院子收拾。” 说完不在理会众人,开始招呼琼姐瑜姐先回主院。 大家看夫人都走了,互相看了看也只能按照吩咐做。 他们家夫人做事从来都是跟老爷有关的去找他,别来烦我的做派,所以她们在碰壁几次后也学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