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三枚花钱(一)(2 / 2)鬼眼寻珍首页

喜欢收藏古币的人不在少数,可这曹祥曹老头却有点过了。只要是他看上的,多少钱都买。超市挣的钱几乎全都买了古币,家里人一点也管不了。好在儿女有出息,发展的都不错,也就由着他了。

不有那么句话嘛,“识古不穷,迷古必穷”,这曹老板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了。这津京两地的钱币贩子,河南河北下乡铲地皮的,有点东西就主动送上门来。开始的时候,曹祥全凭眼缘,只要字口清晰、锈色漂亮就照单全收,那当上的就没了边了。后来认识了向北寒,凡是吃不准的钱就请他来,从此也就再没上过当。

向北寒看了一眼站在外面大太阳底下的管彤,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对曹祥说道:“曹叔儿!你这屋子里有点暗,我们到外面吧!”

说话也不管屋里几个人的反映,当先就走出去了。此时的管彤正垫着脚眼巴巴地向屋里张望着。

向北寒冲她微微一笑,就低头把眼神凝视到了手中的三枚古币上。钱文、图案、轮廓和穿孔都非常清晰、规矩,表面的磨损、包浆也很自然。接着又把三枚钱放在手里颠了颠,侧耳听了听声音。淡然一笑,捡出其中两枚递还给曹祥。

“曹叔儿!这两枚是花钱,您应该清楚,小几千的东西。而这一枚呢,不是什么宝蓟局的咸丰元宝……”

“老曹!你就这么相信这个半大小子?就这么几眼就说东西不真?别忘了,我们三个可都是行里的虫儿。”

没等向北寒说下去,曹祥三个朋友中的一人打断了他接下来的话。看得出来这个人的脾气比较火爆,对曹祥找向北寒这么年轻的小孩儿来长眼非常不满。再加上向北寒只是看了两眼,用耳朵听了听,就断言其中那枚最值钱的咸丰元宝不真,就更让他恼火了。

“老陈!你别生气,小北是年轻了点,可他的眼睛可是毒的很,比你们可有准儿,从来就出过错。”

曹祥这话有出口,三个贩子同时睁大了眼睛,满脸的不服气。

“我说老曹,你就这么看不起我们?这么着,我倒要听听这钱儿究竟哪儿不真了。说对了,这三钱儿我白送,要是说不对,哼……”

刚才说话的老陈是个满脸怒气地说。

一听这位老陈来脾气了,向北寒表现的很淡定。不瘟不火地说道:“那两枚花钱儿,一枚正面的字是诗文咏梅‘而今未问和美事,先向百花头上开’,背面是一枝梅花。另一枚正面文字是‘招财进宝’,背面是‘一本万利’。都是清中期的花钱、吉祥钱,老百姓通常叫包袱钱,想必几位前辈都清楚。而这枚咸丰元宝嘛……恕我直言,它也是包袱钱。”

曹祥抬手摆了摆,阻止了老陈的争辩,说道:“老陈!你有点儿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

向北寒一笑,接着说道:“几位前辈都知道,这所谓包袱钱,是以前苏北鲁南一带女孩子出嫁时连同衣服放在一起,用来庄箱底的,有祈福驱邪之意,是不能在市场流通的一种吉语钱、喜钱或花钱。”

“花钱源于汉代,早期主要是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玩钱,这种钱币由于不是流通钱,因此它的材质大都比较粗糙。虽然这种钱币不能再市场流通,但其本身的价值往往要高于流通币。因为铸造花钱使用的材料也是铜,在古时候铜金银一样是稀缺资源,本身具备硬通货的功能。有时候,铜钱本身价值还高于货币价值,古时有富豪收集铜钱融化了制成铜器,能卖出比铜钱更高的价值。这花钱铸造的虽然粗糙,但也是铜器的一种。”

“随着生产力和经济活动的进步,古人对精神文化生活这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这花钱的铸造工艺也越来越精湛,尤其到了明清两朝,铸造的花钱精美程度甚至超过了流通货币。而这枚咸丰元宝就是这样。尺寸大,有厚度,从声音和表面磨损程度判断,也应该是清晚期的物件。这也难怪几位前辈把它当成是咸丰元宝当百的流通币了。不过这字口细看触摸起来就不对了,因为它不是铸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