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君臣论官缺(2 / 2)红楼之薛霸王首页

永昭帝失笑道,“还有主动要求缴税的商家?二两银子缴税五十文,算是四十税一,税率倒也正常。”

戴权说道,“陛下,奴婢查过往年记录,京中一冬消耗的煤炭,大约是四万万斤,今年有了蜂窝煤,用量必会大增,保守估计也能翻一番,就是八万万斤。”

“以一千斤缴税五十文算,八万万斤蜂窝煤,应缴税费就有四万两银子!而去年崇文门税关,一年收取的关税,总共才八万多两。”

“哦!”永昭帝现在最听不得的,就是银子,之前为了银子,都同意戴权卖官鬻爵了。

如果说戴权刚提及蜂窝煤的时候,永昭帝还只当是一件闲事;后面说到蜂窝煤对赈济灾民发挥的预料之外的作用,以及让永昭帝把此事放在了心上。

现在又听说能从蜂窝煤上,收取这么的关税,永昭帝的兴致被彻底调动了起来。

多出来的这四万两关税,对全年赋税高达四千万两的刘汉帝国而言,看似不多,但是对永昭帝而言,却也不少了。

戴权暗地里卖官鬻爵大半年,也才收了几万两的捐官银子。

现在多出来的这四万两关税,可是堂堂正正的,并且还是商家主动缴纳的,性质和捐官银子完全不同。

永昭帝拿在手里,一点儿也不会烫手。

戴权见果然调动起了永昭帝的兴致,才把肉戏放在了最后说出,“陛下,这个蜂窝煤的首倡者,说来陛下也不陌生呢。”

永昭帝听戴权突然把话头转到这边来,知道他还有下文,不动声色道,“哦?是何等俊才,想出这么个利国利民的什物?”

戴权回道,“第一个做出蜂窝煤的商号,是薛家的,就是之前捐了个六品承事郎的薛蟠的薛家。”

永昭帝果然惊讶了一回,问道,“可是那日朕与你说的,林如海提到的那个薛蟠?”

戴权回道,“就是他!”

永昭帝拂须笑道,“我就说他是少年俊才,没想到才过了这几天,他就给了朕这么大一个惊喜。”

看了戴权一样,笑着说道,“你前面铺垫了这么多,最后才提到他,想必是有什么话说吧。”

戴权连忙躬身回道,“奴婢就知道瞒不过陛下:实是薛蟠捐到官身之后,想要谋个实缺,求到了荣国府的贾政,只是他要谋的位子,现在没有出缺,几经辗转,求到了奴婢这里。”

永昭帝沉声问道,“他要谋的是什么缺?竟然还要你专门来跟朕提及?以他的人脉官告,天下知县尽可挑选,就是一州知州,以贾府、林府的人脉,也不是谋不到。”

戴权赔笑道,“若是谋的知县、知州,倒是真的不需如此麻烦,奇就奇在,他谋求的,竟然是崇文门税关的缺。

“崇文门税关因为管着京中九门关税,有许多事务,要直接与户部、顺天府交接,所以主官配置的是正五品,超过了薛蟠的官告。”

永昭帝闻听此说,脸上重新有了笑意,说道,“他怎么要谋这么个官?”

戴权回道,“奴婢听说,是因为薛蟠自知年少,官告又是捐来的,怕进了六部被人轻视,家中又有老母幼妹需要照看,不愿外任,再加上皇商出身,对经济之道有些心得,才想要谋崇文门税关的缺。”

永昭帝点头说道,“他年纪虽小,见识倒是不浅,这些顾虑都是蛮实在的。”

戴权说道,“以奴婢看来,让他去管崇文门税关,还有一项好处——蜂窝煤是他家出的,税费也是他家主动缴的,要想把那四万两关税妥当收上来,除了他,换成第二个人管,都难做到尽善尽美。”

永昭帝连连点头道,“此言有理!”

戴权小心翼翼地看了一下永昭帝的脸色,出言建议道,“不如,就把他派到崇文门税关上,虽然因为年纪、官告,暂时做不得主官,但是可以为他配一个好说话、不管事的主官,具体的事情交给他来做,如此就能两全其美了。”

永昭帝沉吟了一番,点头说道,“就这么着吧。”

戴权连忙应命,偷偷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没有辜负薛蟠的请托,那一万两银票,收得也就心安理得了。

刘汉帝国如今的朝政大权,虽然大都还在龙首宫的太上皇手中,永昭帝虽然已经登基三年有余,却依然只是人形印章。

但是具体到一个小小的正五品崇文门税关的职位,永昭帝还是能够做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