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应天,徐辉祖发现绿叶已被秋风染了颜色,有的染成红色,有的染成黄色,纷纷飘落到地上。
在将乃儿不花与阿鲁帖木儿送至刑部时,徐辉祖听闻到刑部尚书杨靖也被皇上赐死,他心中的不安因此更甚了。这种不安甚至于让徐辉祖有些不清楚,他究竟是如何回到“魏国公府”的。
魏国公夫人见丈夫回来就魂不守舍地呆坐在椅子上,她虽然担心,却不敢去询问丈夫。待丫鬟告知徐增寿回家,她就连忙要丫鬟将其请了过来。给这两兄弟上了茶以后,她则让他们两兄弟独自在一屋说话。
徐增寿见兄长眼神中渐渐有了神采,他也大概知道兄长为何如此失神,叹道:“兄长不应该将乃儿不花与阿鲁帖木儿带回应天”。
见兄长双目有神地看着他,徐增寿又道:“咱们与常家不同的是,朱允熥无法与姐夫同日而语。常家的人脉仍在常家,而父亲的人脉早已转移给姐夫了”。
徐辉祖道:“四弟是想说咱们徐家在皇上眼里并没有造反的实力”?徐增寿点头地道:“既然没有造反的实力,那咱们好好地活着就是皇上优待功臣的明证”。
徐辉祖叹了口气,道:“皇上能容得了咱,皇太孙日后能容得咱吗”?
徐增寿一愣,半响才说:“兄长认为皇太孙真能登上帝位”?
徐辉祖思考了会,道:“现在常家与蓝家势力被铲除,皇太孙又有了李家的支持。还说皇太孙不能坐稳那位子就有些言过其实”。
徐增寿一想也是,良久才道:“这事确实说不清,毕竟咱们也不能肯定皇上到底是怎么想的”。
沉默良久,徐辉祖认真地问:“你觉得皇上放弃立姐夫为太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徐增寿道:“说法理不合,但皇上却又立了一个继承权排在朱允熥之后的庶孙;论疼爱与信任,皇上将九边的兵权都给了姐夫,而且基本上对姐夫是有求必应,连宝船这类的庞然大物都肯让姐夫去建造。”
徐增寿摇了摇头,道:“真不知道皇上为什么会放弃立姐夫为太子”。
徐辉祖吐了口气,道:“皇上会不会是故意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以此让昔日东宫党内部分裂”?徐增寿觉得有些好笑,道:“皇上不至于这样”。说完,徐增寿见兄长正色地看着自己,他有些不确定地道:“兄长,你不觉得这么想有点疯狂吗”?
徐辉祖越想越对地道:“如果这事换在其他人身上,绝对是无稽之谈。但如果搁在皇上身上的话,这种可能性却很大”。
见弟弟膛目结舌地看着自己,徐辉祖又道:“皇上现在最想什么?他老人家想开创汉唐未有的大业,让四大汗国都向大明称臣”。
听到这个,徐增寿不由地点头同意,他早就明白皇上现在的力成的南征北战与不断的练兵就是因为皇上想超越之前所有皇帝立下的功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千古一帝。
徐辉祖接着道:“皇上现在春秋已高,应该知道他有生之年是难以做到这点,只能寄希望于他的接班人”。
见弟弟想了会,再次颔首同意,徐辉祖又道:“皇子皇孙们的战功摆在那里。能完成皇上这个心愿的,现在谁都明白只有姐夫一人可以做到”。
徐辉祖向一脸认同的弟弟问道:“但你觉得姐夫当太子,东宫党会怎么想?秦王与晋王他们会怎么想”?
徐增寿回道:“姐夫战功摆在那,他们凭什么质疑”?
徐辉祖笑道:“质疑也并非一定要正当理由,但质疑多是因眼红所致,何况姐夫也并非是法理上的第一继承人。”见弟弟不以为然,徐辉祖道:“好吧,就算他们不反对。谁能保证他们将来在姐夫南征北战时不掣肘?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执掌大权之人”。
徐辉祖叹道:“打仗是何等之事,皇上岂会不明?按照皇上这种好杀的性格,岂能留下这种隐患给他继位者,最终来妨碍大明超越汉唐的大业”?
徐增寿身上一阵发冷,他觉得长兄所言与皇上的秉性完全吻合。谁若是被皇上认定是他道路上的阻碍,无不是以死亡而作为结局。不过既然大哥如此说,起码徐家应该可以安然度过这次政潮了,至于其他人、其他事,徐增寿觉得自己根本是无能为力。
但没让徐增寿想到的是,长兄却接着道:“我去烧皇太孙这灶,你去烧姐夫那灶”。
见四弟正欲说话,徐增寿道:“这符合徐家的利益,毕竟朱允炆现在是皇太孙,我们也只是看好姐夫而已”。
徐增寿立即劝阻地说:“长兄即便投向皇太孙,皇太孙也未必会信任姐夫;将来若是姐夫得了天下,依姐夫那种睚眦必报的性格,定容不下长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