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殊的时期,菜人也自然而然的应运而生。古代的“菜人”,究竟是什么存在呢?被悬挂在菜市场的他们,最后都会遭到分食。那种比狗肉还要卑贱的肉,究竟是从何而来?鲁迅在翻阅历史时曾说,只看到了“吃人”二字,那么历史上真的存在吃人的情况吗?
历史文献如《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等都有记载,古代平民在饥荒时,他们的身体被带到市集上标明价格,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身体被分食。这便是古代饥荒中的“菜人”。
在古代,没有食物保鲜的工具,为了防止肉质变质,他们会定期瓜分一个“菜人”,他们不得不用如此残酷的方式来存活。“菜人”的现象多发生在明朝末年,明朝时期曾发生过长达十年的全国性饥荒。在那十年中,树皮、草根、观音土、饿死的动物,甚至是刚刚饿死的人的尸体,都被人们食尽,最后只剩下人。
在明朝末期的中国,出现了有官方认可的大型人肉市场
妻子、儿女、丈夫、父母,只要是人,就可以成为“菜人”。有的父母会将自己的孩子捆绑起来,带到菜人市场卖钱。而有的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活下来,他们愿意自己成为“菜人”,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们的粮食。然后家人用得到的钱再去买别人的“菜人”。只要付一些钱,在“菜人”市场就可以带走一个“菜人”回家,任何的屠宰行为在那时都是合法的,因为那时的“菜人”只被视为食物和牲口。
在那个失去理智的社会里,有些人甚至不愿意费力将自己的家人送到“菜人”市场,而是选择在家中直接杀死他们,然后将家门紧锁,将他们分食殆尽。“两脚羊”和“裹烂烧把火不限羊”这些词汇竟然是对人肉质地的评价。这并不仅仅是某个食人魔的行为,而是中国古代真实发生过的集体吃人事件。就连新鲜入土的尸体,也会被挖出来,被人们食尽。
在那个悲惨的时代,被吃掉的人们被区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被称为“裹烂“,意味着其肉质鲜美,烹饪后连骨头都能煮得软烂,这通常是指小孩子。第二种被称为“烧把火“,意味着其肉质需要长时间的烹饪才能变得好嚼,这通常是指成年男子。然而,由于在饥荒中,男人也极度瘦弱,这类也包含了体弱的男性。第三种被称为“不限羊“,意味着其肉质比羊肉还要美味,这通常是指女性,她们还被称为“两脚羊“。
在战乱的年代,女人和孩子往往是第一个被抛弃的。
由于女性出汗较少,肉质较鲜美,许多家庭的丈夫在饿死的边缘时,会首先选择卖掉妻子和孩子。有些母亲和妻子为了让家人能够活下去,甚至会自愿将自己作为“菜人“卖掉。
清朝的纪晓岚在其作品中,描绘了“菜人“的悲惨命运。他们的手被称为“蹄子“,女人被变作菜肴,厨师成为了屠夫。在纪晓岚的《悦薇草堂笔记》中,有一篇关于周某的故事,记录了明朝末年“菜人“的悲惨景象。
在河南和山东,大旱接踵而至,加之蝗虫的肆虐,两地颗粒无收,人们最后只剩下吃人为生的选择。尽管当地的官员禁止食人行为,但是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人们已经饿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
一个姓周的商人在两地途径时,正准备用餐。这时,他听到后厨喊出“肉完了,你等会“,然后看到两个女人被拖进了后厨。厨师说,为了不让客人等待太久,先砍掉一个的手臂。等周某反应过来时,其中一名女子的手臂已被砍掉。
最后,周某看着这两个可怜的女人,决定买下她们。因为流血过多,被砍掉手臂的女人无法生存,周某用刀结束了她的痛苦。由于周某一直没有儿子,他将另一个女人带回家娶为小妾。后来,她生了一个儿子,儿子的右臂有一道红痕,和当时被砍掉手臂的女人的位置一样。这样,周某的家族火种维系到第三代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