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转眼即逝。整个华夏历史难以忘怀的公元1931年如期而至。
就在这一年,国人遭遇到数十年一遇的洪水、统一之局的破裂、国党和红党内战与日本对东北的入侵等多种的劫难,留下了抹不去的沉痛记忆;而后代人从这一年的历史中感受到的依然是遗憾、惊讶、愤懑和屈辱。
也就在这一年,国人也真正知道了怀着狼子野心,谋图亡我中国的大敌为谁?
同样是这一年,国人心中都深深刻下了一个新词“抗日”。
张新河是太原附近的交城人,小时候父亲还健在时家境还过得去,家里还送他去上过几年私塾。但是在他十五岁时父亲病死了,他们家的日子就拮据起来。家里大部分田产都为了给父亲看病卖了个七七八八,唯一能指望的是在城里商号当伙计的大哥。但是没多久他的大哥在嫂子的教唆下就和他分了家,家里仅有的三亩地又被分走了一半。他和母亲的日子就进入了饥寒交迫的境地 。
后来太原城招兵,张新河为了能和母亲生存下去,就隐瞒年纪报了名,为的就是那几文勉强能养活母亲的兵饷。
但是在新兵营训练时,他年纪小身体弱,训练成绩自然不会很好,就过了半年不到的能吃饱还能寄点儿钱回家给母亲的好日子,结果又开始裁军了。像他这种年纪小,训练效果不佳的新兵第一批就被遣散回家。
张新河回到交城乡下后生活又没了着落,他又是个孝顺孩子,自己吃点儿野菜树皮啥的还不至于饿死,但是不愿母亲也遭这个罪。无数次顶着嫂子的白眼和叫骂去跟哥哥借粮借钱,虽然最后大哥迈不开情面多少会给点儿,但是也就是平常人家拿来喂猪喂鸡的糙面用麦壳和荞壳碾碎混合而成。
可就在上次他脸上挂着笑,肚里咽着泪,扛着哥哥嫂子施舍的几斤糙面回家的时候,一张乡长大人亲自交到他手里的征兵令让他看到了希望。他是知道自己的训练情况的,听说本村被遣散回来的几个新老兵中就只有他拿到了征兵令,当时他可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赶紧接过征兵令一看,没错,上面的名字一字不差,就是张新河。
征兵令上还注明只要本人同意,每人发放五个大洋的安家费,让本人签字画押。张新河签字同意后,乡长大人当场一分不差地把五个白花花的大洋交到了他手里。乡长这次可不敢克扣,县里面传话下来,等士兵到了太原如果被查实有克扣现象,扣一罚百,由省党部派人亲自来执行。
就这样,欣喜若狂的张新河,安顿好母亲后,就在征兵令规定的时间前两天就赶到了太原小北门兵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