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队伍(1 / 2)我真打不了职业首页

丁仲秋给三人对规则做了简单的介绍,顿了一下之后,开始对接下来的选拔流程进行详细分解。

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

周跃听完,心里也大概有个概念。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他们三人都会经过四轮考验。

第一轮为个人实力的考验,也就是传统的单挑赛,在一周的训练之后正式进行。这个很好理解,不管什么样的选拔,都是以个人实力为基础的。

第二轮则是队内的对抗赛。同样间隔一周的时间。在此之前,预备的三人要各自想办法拉拢自己的队伍,到时候三支队伍打三场比赛,并且进行评分。

第三轮是队内投票。老队员每个人都会有一张选票,可以选择自己认为合格的两位球员,得票最多的两人便是入围者。当然,作为主教练,丁仲秋也有一票。

第四轮则是在留下的两人中,确定首发和替补的位置。采用的是抽签轮换赛制。俱乐部内,会将原有的队员平均分成两支队伍,让入围的两人分别带队比赛。后面,调换队员再比一次。通过这两次比赛来确定谁才是首发。

从表面上来看,这些都非常的合理和民主,也考虑到了公平竞争这一点。

但是周跃却很清楚,篮球毕竟是团队游戏,想要拿下胜利,并且有好的表现,最重要的是队友的配合。

也就是说一个最大的隐性因素是人际关系,需要在日常的训练和交往中,自己想办法在团队里获得尊重,从而立足。

深吸一口气,周跃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处境。

从两个竞争对手的领路人来看,必然都是有背景的,在场外因素方面,自己已经是落入颓势。

或者说,从一开始自己就先落后了。

说完之后,丁仲秋将三人带到了篮球场上,开始了一天的训练。

先是体能,然后是传接球和投篮、跑位,下午安排的是战术的执行和配合。

一天下来,周跃总算是将所有人的名字都记了个大概。整体来说,球队的人员配置都比较均衡,十三个人,除了控卫之外,基本每一个位置都有三个人。

主力和替补之间的实力差距比想象中的大很多,这也是很多业余俱乐部最大的弊端,就是板凳的真容深度太差。

不过还是有几个人给周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身高210的主力中锋身着浓眉戴维斯的3号,各项技巧都还可以,就是移动速度似乎有点欠缺。

主力大前19号体重肯定是超标的,身高估摸着也就两米,肉坦型的。这个位置有着两位替补,也基本都是同一个类型,差别就在于是不是有一手稳定的投篮。

小前的位置上,13和15号,周跃看不出谁是主力,谁是替补,两人身高也都没超195,不过一个是力量型,一个是速度型的。

二号位的两人差距是最大的,身高差了半个头,矮的那个甚至也就是185左右,高的已经差不多跟周跃持平了。一个擅长突破分球,一个擅长外线三分,没想到这也能打到一个位置上去。

而一天的接触下来,周跃也从细碎的聊天里面得知,好几个都是打过国内二级联赛的,还有几个在网络圈子里,还有些不小的名气。

甚至有参加过什么路人王,拿过几届冠军的野球场出身的,和大学校队毕业之后被招进来的。

可谓是鱼龙混杂,却又各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