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一听,鼻子发酸,虽然没有丢官罢职,但中年男人的艰辛他算是尝到了他是被徐景昌放了园艺假,并不是罢官,所以还要留在应天。
当然了,他这个情况,津贴是没有了。
俸禄倒是还能领,只不过由于夏原吉的原因,一半俸禄折成宝钞发放。
这还不算,他原本是租住的院子,知道他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又是新君眼前的红人,根本不敢来催房租,哪怕白住,也是心甘情愿的。
可是听说解缙犯了事,得罪了皇后的大侄子,房东主动找到了解缙,房租先涨五成,你要是有意见,不愿意住了,赶快搬走,我们还能省得麻烦。
解缙气得咬牙切齿,稍微听说落魄,便落井下石,趁人之危,小人,十足的小人!
我好比,潜水龙,困沙滩
解缙觉得血都凉了。
就在这个难以维系的关头,杨荣找到了他,太孙在的蒙学,人数不少,缺少先生。你要是不嫌弃就去那边教书。
解缙还觉得不好意思,“那就是一群流民,识几个字,往后也是充当工匠,我去只怕不合适吧。”
杨荣淡淡道:“陛下最喜欢的皇孙在那里,你还觉得委屈人才吗?难道打算后半辈子就料理家里的花花草草?我言尽于此,告辞。”
杨荣扬长而去,解缙看着他的背影,沉吟片刻,又无奈长叹。
他果然是落魄了。
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士大夫头颅,没法子,去吧!
转过天,解缙就去了学堂,一转眼,几个月过去,大明都改元了,他还在这里教书。
眼瞧着那些内阁学士指点江山,飞黄腾达,他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熬了这么久,盼了这么久,陛下终于来了,我这是时来运转了。
解缙拼命压制着心头的激动,恭顺地站在朱棣身边,用很平静的语气介绍了自己的经历朱棣想起了当初解缙提议募兵,平心而论,他是真的为了大明好。
只可惜触碰了勋贵利益,随后又被徐景昌赶出了朝堂,蹉跎至今。
朱棣突然意识到一件事,这个解缙肯定不是徐景昌的人,又离开朝堂好几个月,也不是老二和老三的人。
几乎可以算是个孤臣,而且他又才华过人,见识不凡。眼前的难题,或可以听听他的意见
想到这里,朱棣笑容可掬,让他先坐在一边,随后对朱瞻基道:“你小小年纪不学好,领着一帮同学胡闹,成何体统?”
朱瞻基振振有词,“皇爷爷,我可没有不学好,识字,算学,我都是满分的。我还会木工,会编织,会做家具我可厉害了,那些同学比我大那么多,他们都是服气我的本事,才跟着我的。不信皇爷爷可以问解先生。”
朱棣扭头,看了看解缙,笑道:“解学士,这小子没吹牛吧?”
解缙正色道:“陛下,皇孙殿下确实聪明好学,博闻多识。那些比他大的孩子,也愿意听他的,说实话,从他身上,臣看到了不少人杰的影子,头角峥嵘,不可限量。”
朱棣哼道:“你过誉了吧?他还要弄什么天罡地煞星,要学梁山泊的反贼宋江呢!”
朱瞻基不干了,“皇爷爷,你不能光说孙儿,二叔还弄了个一心商会呢!我怎么不能弄个天罡地煞会?”
朱棣猛地吸了口气,“什么一心商会?”
解缙忙躬身道:“回陛下的话,臣在民间也听说了,就是汉王向外借贷,收了不少权贵的钱充作本金,这里面有当朝勋贵,也有京中富商,人数多达百余人。”
朱棣怔了一下,缓缓道:“老二倒是有些本事啊!”
解缙笑道:“都是龙种,自然不凡。”
朱棣眉头挑动,突然道:“解学士,你看朕到底该选谁承袭储君之位,继承大明江山?”
解缙慌忙道:“陛下,此等大事,关乎国本,非臣所能谈论。”
朱棣摆手,“这里没有外人,你大可以随便说,朕也只是听听而已。”
解缙深吸口气,心里头像是打鼓,自己被放了园艺假,估计这辈子的仕途就到头了,除非有什么逆天气运,才能咸鱼翻身。
如今机会就在眼前,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把握住。
“回陛下的话,如今陛下正在盛年,励精图治,大明江山,国泰民安。三位皇子,尽是聪慧敏达之人,不管是谁,都能光大社稷。要说陛下有什么忧虑的,臣以为还是在皇孙这一代人身上。若是陛下能培养一个好孙儿,便是三代盛世,算上太祖皇帝,四代明君圣主,百年盛世大明,即便是汉唐也比不过啊!”
选个合适的皇孙,能延续三代盛世!
这话深深击中了朱棣的要害。
他今年刚刚四十出头,正是一个帝王的巅峰,如果按照老爹的寿命算,自己还有三十年,那时候三个儿子也都五十出头了。
又能当多久皇帝?
相反,如果是好好栽培一个皇孙,彼时正好是盛年,足可以延续几十年的国运
“妙啊,解学士见解果然不凡。朕也想过,无论如何,要让朕的大孙子继承大统。”说着,朱棣把朱瞻基揽在怀里,笑呵呵道:“解学士,从明天开始,你重回翰林院复职,替朕好好教导皇孙。”
终于死灰复燃,叶落重生解缙扑倒地上,磕头作响,“臣什么也不敢想,唯有一心一意,辅佐吾皇,吾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