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死灵法师祝盒(1 / 2)控制台玩家终将成神首页

一道阴影投射在祝盒面前的桌面上,给祝盒手边的鱼子酱蒙上了一层阴霾。

祝盒头也不抬地继续处理着盘子里的金枪鱼:“不拼桌,谢谢。”

伊莱无奈地放下双手端着的土豆沙拉,敲了敲祝盒面前的桌面:“是我。”

“我知道是你。”祝盒依然和食物斗智斗勇。

“喂喂别那么绝情啊,给朋友来个位置都不行?”伊莱一屁股坐在了祝盒对面的椅子上,因为桌椅相连,祝盒面前的桌面狠狠震荡了一下,他的叉子一下戳在了盘边,又从盘边滑到了桌面上。

祝盒白了他一眼,然后施展一道“清洁”伎俩把叉子清理干净:“一层这么多空位,随便你坐。”

“随便我坐,那我不就坐这来了吗?”伊莱巧妙地扭曲了祝盒的语意,然后直接开吃,试图把自己占据位置之事化作既定事实。

祝盒理也不理他,只是吃自己的。

眼看着祝盒快要解决完这顿早饭打算走人,伊莱有些着急:“嘿,你都不打算跟我聊聊的吗?”

祝盒放下餐具,看向伊莱:“聊啥?虽然你的行为好像显得我们很熟一样,但别忘了咱俩刚认识一天。”

“就是刚认识一天才有的聊啊!要是吟游社那帮家伙,他们放个屁我就知道他们前个晚上吃的什么,我一挥手他们就知道我想祸害哪个老师的魔宠,那还聊个屁啊!”

祝盒本来想说“那你聊吧,我听着”,但他转念一想,发现这位名为同级生实际上是学长的家伙对自己还真有点用处。

“行吧,那你给我推荐点书呗,有没有什么适合入门的魔法书籍啊?最入门的那种,发我徽章里,我一会儿去藏书馆借去。”

伊莱还真就顺着祝盒的要求往下走了:“入门?多基础的书算入门?”

祝盒不假思索地说:“从零开始学魔……呃,大概就是给完全没接触过魔法的人看的书,基础到‘四大主要元素有几个’这种程度的。”

“祝兄,我觉得没人会编写这么……低级的书。”

“哎总之就是这个意思嘛,你意会了就好。”

伊莱的嘴角扯了扯:“行吧……我也确实明白你想要什么了,但你真的需要这些东西?再怎么样也不至于……”

“我十分确定以及肯定我需要从头开始学习魔法。”

“我一时间也想不起来多少本符合你需求的书,只能把我小时候看过的几本给你列出来了,你去藏书馆看看有没有吧。”伊莱说着神念探入徽章,给祝盒发了条消息。

“对了,”伊莱接着说道,“你去藏书馆最好一次性多借点书,哪怕多花点押金呢,最好也一次性把一个月的书都借出来,不然老师列一次参考书目,就得爬一次死亡阶梯,那感觉……”说着他打了个激灵。

“多谢提醒,那你知道几何学、冥想课、魔法伎俩、施法实践、咒语学、魔法原理、生物识别、魔药学、炼金原理、格斗学,野外生存课和魔物素材学这几门课的参考书目都有哪些吗?”

“这种问题可别问我,我基本没选过魔法课程。”伊莱摇头,“等等,你选了十二门课?有你的啊。”

“早学完早完事。”

伊莱狐疑地看着他:“那你还要入门书籍?你这个人魔法水平扑朔迷离啊。”

祝盒耸耸肩:“没什么好迷离的,我只是菜的要死又好高骛远罢了。”

伊莱拍了拍祝盒的肩膀:“没事,大不了念个十年八年的,总能毕业的,而且我会一直在一年级陪着你的。”

祝盒心说你可别咒我了,在学院滞留十年八年那大灾变我拿头去顶啊?大灾变的烈度还不好说,到时候学院城变成什么样都不一定呢。

“你可以上论坛看看你选的课程有什么必读书目,这些信息基本论坛上都有,只要有点耐心就能找到。你要是乐意,也可以直接把以后要选的课程的书也都借走,反正续期在徽章上就能操作,死亡阶梯还是能不爬就不爬了。”伊莱长叹一口气,“你说学院为什么就不能把那么多传送阵拆一个安到藏书馆呢?非得让学生爬这劳什子的死亡阶梯,简直是折磨人。”

祝盒也有点发愁:“我还没想好以后都选什么呢,现在只有二十门课是决定了要选的,剩下十六门得等到我决定具体职业方向的时候才能决定。”

“你还没决定职业方向?元素亲和测试的结果是什么?”

“元素亲和测试?”

伊莱的眼神里有些迷惑:“祝盒,你不会没做过元素亲和测试吧?”

祝盒瞪大了眼睛:“准确的说,我是没听说过元素亲和测试这个东西。”

伊莱扶额:“不是我说,虽然你穿的不咋地,但是能交几十金币进十班的家庭应该也不至于差一点元素亲和测试的钱吧?你家里人居然没带你测过吗?”

祝盒讪笑两声,他定制的衣服要到差不多月底才能做完,现在穿着的还是来自桑代家的不怎么合身的衣服,虽然桑代家能算是中产家庭,但在伊莱这样能花几十枚金币入学的人看来也不过是平民,中产人家的体面衣服也不过是平头百姓的衣服罢了。

“元素亲和测试,顾名思义就是测试一个人对各种元素的亲和能力的测试,元素法术的威力除了取决于输出魔力的总量、位阶、施法技巧等常规因素,还跟元素亲和能力有关,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元素亲和能力越强,元素法术的威力越大。至少到现在为止,元素系都是魔法师的半壁江山,超过四分之三的魔法师主修各种元素法术,为了更好的发展,有能力的魔法师家庭都会早早为孩子测试其元素亲和能力,以便选择最适合的路线,然后尽早积累对应路线所需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