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制度(2 / 2)大明:开局就登基首页

明中期也就是现在,明朝深受外部势力的影响,北虏南倭问题严重。

北虏南倭,即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的侵扰和北部边境胡虏的袭扰,是长期困扰明朝廷、危及大明江山社稷的两大问题。

而现在因为南方的倭寇势力还未到,但是北虏的问题却是一直困扰着大明王朝!

元朝残馀力量北逃后,是为北元,北元又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二部。其中鞑靼衰退,瓦剌遂成为中国北疆的最大威胁。

此后由于与明朝的长期战争及内乱、内战不休,元气大伤。

但在失去了原农业地区的支援和调节,单一的原始畜牧业和不发达的手工业使蒙古人的生活陷于困境。获取汉地的物资成为蒙古部落的期盼。

而朝贡和打仗都是获取物资的手段,因而鞑靼、互剌诸部及兀良哈三卫不断袭扰明朝边地,往往是大掠之后自动退兵,形成历史上所谓的“北虏之患”。

随着明朝吏治腐败程度的不断加深,边防力量渐趋削弱,“北虏之患”日益加重。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明朝的世兵制导致了兵种的质量越来越差。

明朝建立之初,是没有募兵制和征兵制的,只有世兵制。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开始编造军籍黄册,划编军户,防止军、民、匠人户籍混乱。军人之家叫军户,主要承担兵役,而且军籍是世袭的,也就是说一朝入伍,终生为兵,父死子替,世代沿袭,简称世兵制。

这下我们现在看来简直就是离了个大普,限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臆想得到一个永恒的王朝。

这也无怪为什么到了最后明王朝要倒了的时候大臣们还问到为什么这群泥腿子不能乖乖的等死,要来造反。

随着兵源的稳定,朱元璋又创建卫所军制。自京师至地方,皆立卫所。于是,世兵制的军士也全部编入卫所,任务有:守卫地方、屯田生产。

这样看起来好像挺合理的,但是也进一步的削弱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

守卫地方城池之兵称守军,屯田生产之兵称屯军。屯军在屯田上生产收获的粮食,既供给自己又供给守军。

这样看来,整个明军基本上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武装集团。难怪朱元璋曾说:“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

而比较讽刺的是,著名的戚家军、俞家军都是招募来的,在抗倭战争中建立了卓著功勋。而卫所军则只负责守备和屯驻。

在朱厚熜这个明朝中期,卫所那些军队早就变成了酒廊饭袋。

也就前面朱厚照这个武宗,让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了一些。

朱元璋想要将人限定在一个阶级之类,然后各做各的事情。以达到自己的王朝永世不灭。

想要自己的王朝永世不灭,中国第一个封建君主制国家秦就这么想了。

不过秦二世而亡。

朱厚熜知道朱元璋留下来的弊端非常严重,但是改确实是难改。

当然,现在北方应该也是太平的。

正德十二年(1517年),蒙古小王子部叩关来袭,朱厚照不顾大臣们的阻拦,亲自出征,去后取得胜利,史称“应州大捷”。

朱厚照玩是喜欢玩,但是比某些皇帝还是要靠谱得多。

没错,说的就是你,明英宗!

明英宗当年率20万大军却在“土木堡之变”中成了蒙古军的俘虏,而应州朱厚照率五六万人抗击四五万蒙古军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

不得不说皇帝与皇帝之间区别还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