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完了,被发现了!(1 / 2)大明公敌首页

陈忠带来的五百人,终究是百里挑一的好手,虽然被王凡利用环境因素算计了,黑夜之中死伤大半。

但在鲜血的刺激下,还是组织起了有效的抵抗。

即便头领没了,也不知道抵抗后该怎么办,更不清楚就算抵挡住湘王卫士后回到金陵会有什么下场,但此时如果不抵抗的话,明显是死路一条。

王凡并没有让人吆喝“投降不杀”的话,因为他们干的是谋反的买卖,即便这帮人暂时投降,但家人和大义目前还都在朝廷,一旦被俘,势必会有各种小动作。

哪怕拼个两败俱伤,杀个干干净净才是最现实也是最优解。

最重要的是,刚刚那一顿足思考,他决定了:跑!

朱柏之前有句话说的没错:自古以来,藩王造反,那是一个成功的也没有。

作为后世人,王凡翻遍二十四史也就只有朱棣一人成功。

重生在这个节骨眼上,要是一般对明史没有研究的人,可能脑袋一热就跟着朱柏扯起反旗,立志杀到金陵,夺了皇帝的鸟位。

但王凡作为资深民科明史爱好者,十分清楚,朱棣之所以能够成功,那是因为他是朱棣,千百年来就只有这一个朱棣。

后世影视剧也好,小说也罢,几乎没有太多人关注“靖难之役”,整个四年战争,给人一种并不怎么惨烈的感觉。

好像这边朱棣一起兵,朱允炆那边就开始连连败退。

什么“大明战神”李景隆是朱棣的卧底,故意把朝廷的军队下饺子一样送给燕军。

什么朱允炆之所以败的这么快,是因为老朱把能打仗的将军全杀了,导致明军无能打之将。

什么朱棣是将门勋贵的代表,将门都是出工不出力。

什么朱棣能成功,是因为朵颜三卫的功劳。

全都是狗屁。

朵颜三卫压根就没有参加靖难之役。

燕军的军队里有大量的蒙古骑兵,但是朱允炆的军队中的蒙古士兵甚至更多。

只要细细研究过这段历史,不迷信《明史》这本前后无数矛盾,被清朝那帮文人修的面目前非的史书的人,即便让他重生成朱棣,那是绝对不敢造反的。

因为朝廷太强了,朱允炆的军队从纸面实力看,乃是当时世界上最能打的,没有之一。

最要命的是,朝廷军队里并不是没有将才,相反,能打的猛将如云。

老的有武定侯郭英、镇远侯顾成,长兴侯耿炳文,年轻一代有宋晟、杨文、瞿能。

扒拉开这帮人的战绩,简直就是群星荟萃。

尤其是顾成,一生杀敌无数,干出过一人单挑一百多名敌军的战绩,更彪悍的是,在老朱这个恨不得把天下贪赃枉法的人全活剐的主活着时,顾成被人告发贪赃枉法,在地方横行霸道,结果老朱居然顾念他劳苦功高,没有理会。

就是在网上被戏称“大明战神”的李景隆,实际上也并非草包。

这人不仅是老朱生前十分看重的年轻武将,更是花了大力气培养。

老朱曾让他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军,又让他到边境历练,主持“茶马互市”。

这样一个从小就被猛人老朱扔到军队和边境历练的家伙,也就是因为遇到“捅菊”狂魔朱棣,方才被钉在战史耻辱柱上。

这种局,也就是朱棣这种猛人拼了老命才破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