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圣明烛照,臣确实是这么想!若要论出身、资历和声望,首选其实还是徐溥!”李裕当即苦涩地道。
徐溥是景泰五年的进士,成化十一年便已经主持会试,而后历职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和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
现在礼部尚书出缺,可以说是本朝当之无愧的第一人选。若不是因为不被朱佑樘所喜,而今徐溥恐怕早已经是入阁拜相,甚至都已经将媚党万安和刘吉都双双挤走自己成为首辅了。
只是时也,命也,现在礼部尚书空缺,而他竟然被迫成为备选。朱佑樘犹豫了一下,便做出决定道:“既然如此,那么便由徐溥出任礼部尚书,杜铭还是留在刑部比较好!”
“遵命!”李裕现在捉摸不透朱佑樘对徐溥的态度,但还是认真地拱手道。
朱佑樘并不想打破词臣层层递进的熬资历晋升模式,便直接进行选择地道:“由南京祭酒陈琼太常寺卿兼南京祭酒陈琼出任礼部右侍郎,翰林侍读学士刘健接任礼部历侍郎,翰林侍读学士程敏政接任翰林学士!”在这里中,不论是刘健还是程敏政都不被自己所喜,但自己并没有心仪的人选。
至于陈琼,权当是一个小白鼠,一个被排挤到南京的词臣孝忠度通常都会高一些,没准还是接班万安的好人选。
“陛下,不知翰林侍读学士和翰林侍讲学士可有属意的人选?”李裕轻轻地点头,便又是继续询问道。
朱佑樘对这两个位置已经有属意的人选,便直接进行安排道:“由张升出任翰林院侍讲学士、谢迁出任翰林院侍读学士!”
“陛下圣明!”李裕知道这两个都是门党中人,当即会心一笑地道。朱佑樘看到人员调整得差不多,又是进行安排道:“廷推不宜彻底废掉,朕心里并没有吏部左侍郎的属意人选,这个位置便交由九卿廷推吧!”
“陛下圣明!”李裕先是微微一愣,而后便是折服地施礼道。这一收一放,简直已经将权术玩得炉火纯青,既牢牢地掌握了人事大权,又能让那些九卿品尝到一点甜头。
随着人员名单敲定,便是由于吏部递交内阁,内阁交给翰林院草拟圣旨,而后便由司礼监用印下发。
朱佑樘对这次人员变故显得十分的平静,这些词臣的调查看似很重要,但亦可以说是一点都不重要。
他知道这里有不少赫赫有名的名人,像回乡守制的翰林院侍讲学士李东阳和时任正八品的翰林检讨杨廷和等,只是终究离得有些远。
词臣最大的作用是行使相权,用他们的智慧来管理这个王朝。只是现在自己当政,这些词臣若不能服从自己,而是想要玩他们和光同尘那一套,十个杨廷和都不如一个万安。
“臣叩感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翰林侍读学士刘健接出旨意并没有显得多开兴奋,原本一度企望是由自己接任礼部左侍郎,但还是规规矩矩地谢礼道。
“臣叩感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张升算是一次超迁提拔,在得到这个任命的时候,当即便十分兴奋地接旨道。
只是事情终究还是出了意外,而这个意外是让人始料不及。由于徐溥告假在家养伤,圣旨直接降至徐宅,结果徐溥一番权衡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显得正义凛然地回绝道:“廷推乃祖宗成例,贤士众望所归。今陛下轻众议重专独,以中旨指定微臣,实乃与君臣相恃,非圣君所为,故不受!”
“拒旨不接,吾辈楷模也!”
“徐学士无个人荣辱,真大夫也!”
“吾辈当效仿徐学士,祖宗成例岂可改之!”……在得知徐溥拒绝陛下的升迁中旨后,唯恐天下不乱的清流官员纷纷称赞徐溥的做法,甚至有官员呼吁大家联合起来逼迫陛下将人事权还给九卿,廷用英宗朝定下的廷推人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