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三个反贼(2 / 2)虚构三国首页

“这是我新交的兄弟,季书,季子渊。”

孙策说着又给季书介绍道。

“子渊,这是我发小周瑜,周公瑾。公瑾有经天纬地之才,绝不在你之下。”

周瑜记起来了。孙策在和他的书信中多次提到此人,后悔未能听取季书的谏言,不然孙坚世叔未必会死在江夏。

周瑜曾设想过自己投身当时的情景,他能判断出袁术故意不发粮草、华雄偷袭,也能预测出董卓带天子逃离洛阳后,各路诸侯必定驻足不前、祸起萧墙,但入城的那一刻就决定抽身离开,周瑜却做不到,他认为自己应该会和孙坚选择的一样,先留在洛阳看看局势发展。可这看一看,真的就把孙坚看没了。

眼下,季书竟然也投奔孙策了!谁会嫌自己这边的人才多呢?

周瑜惊喜道。

“原来是子渊兄,久闻大名!子渊兄之才胜我十倍,你愿意来辅佐伯符,何愁大事不成?”

什么鬼?

季书走进书房就一直在细细打量周瑜,不由暗赞,真是浊世佳公子,一身书卷气,风度翩翩,也不知迷倒了多少江东女子?

而且,季书知道,《三国演义》这本古小说把周瑜描述成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是因为孙家、曹家并非正统,在罗贯中的眼力只是反贼罢了,这才有尊刘和贬孙、贬曹的做法。但历史材料中的《三国志》可是记录着周瑜是位风度翩翩的君子,孙策死后周瑜手握整个江东的兵权却甘心辅佐孙权继位,赤壁之战一把大火更是被载进史册,若非周瑜病死,刘备能不能成气候还真说不准呢。

子渊兄之才胜我十倍!

这话出自周瑜之口,真好听啊。

季书冷汗直流,这不是有点慌的问题了。

咱能不能不这么谦虚?

“公瑾兄谬赞了,我虽身在江夏,但也久仰公瑾兄江东才子的美名了。”

“哪里哪里!”“谬赞了!谬赞了!”

孙策看着两人在那里互相谦让,玩起了那酸掉牙的腐儒那一套,忍不住失声大笑。

“哈哈哈!你们就别谦虚了。”

他笑着笑着,却动情道。

“我现在只有庐江一郡之地,兵微将寡,你们愿意这时候来帮我,还有什么说的,自然都是我的好兄弟。”

“都是自己人!你们再吹捧下去,我牙都酸倒了。有这功夫,不如帮为谋划谋划江东军未来的出路。”

孙策看着二人,忽然觉得前面的征途不管有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他了。

如今,孙策的谋士可以说都在这里了,季书和周瑜互相看了眼,开始沉思起来。

顿了片刻,季书抬头看向孙策,低声道。

“伯符,现在没有外人,我有一句话要问清楚:你想要的是什么地位?”

这几乎是在问,你想不想当皇帝了?

孙策、周瑜一瞬间瞪大眼睛侧目过来,回过神来周瑜同样目光烁烁地看向孙策。

孙策昨晚招揽了季书,孙策说过自己的志向,平定天下、拯救万民,这和季书是一样的。

但其实孙策并没有解释过那个问题,他想不想当皇帝?而这决定了他和孙坚是不是一样?

孙策看着两人的目光,并没有犹豫多久便开口了。

“我欲为开国之君。”

想必这个答案他早已思考过很久了吧。

这绝不是能宣诸于口的答案。

汉室统治华夏土地已有四百余年,它也曾带给子民无限的荣光,直至今日天子被董卓掌控被当做玩物,依然有许多人想要复兴汉室。

哪怕许多年后天下百姓都已经接受新的朝代了,依然有荀彧那样的英杰意愿为一个已经逝去的朝代去死。

现在,它就像一顶千疮百孔的帽子,哪怕所有诸侯都不喜欢,但谁也不敢第一个拿下这顶帽子。

“天道有易,彼可取而代之。”

季书笑了。

“我当为你谋天下。”

周瑜笑了。

孙策也笑了,此刻,三人毫无疑问是共犯,是反贼。

季书接着说道。

“江东之地,必先取之。这是你父亲留给你的基业,稍加经营便能成为大业的基石。”

“青州曹操,有枭雄之姿,重能用贤,袁绍兵马虽多我看早晚要被曹操灭掉。”

“北面袁术,无能而志大,不足成大事。徐州刘备,贤名远播,麾下猛将如云,得到徐州如鱼得水。且徐州农业发达,多为平原,乃兵家必争之地。不如反其道行之,留下袁术、刘备作为北面屏障,让他们跟曹操斗去吧。”

“荆州商贸繁荣,这里的商人们都腰缠万贯,是发展基业的宝地。再加上它地理位置优越,向东是江东之地,向南可到南海,向西是巴蜀大川,向北是洛阳,四通八达,这里是真正的交通命脉,得知可展望天下。何况你还和刘表有杀父之仇!”

“再然后就是益州,巴蜀之地,土地肥沃,天府之国,汉高祖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屡战屡败,却能屡败屡战,正是因为占据了益州。只要夺下益州,便可以得到取之不尽的粮草。”

“只要占据江东、荆州和益州,你就是天下实力最雄厚的诸侯了。到那时,你只需要整顿兵马,看天下大势变化,伺机攻破西凉或者占据徐州,那天下大事就尘埃落定了。”

两人睁大眼睛,惊喜之色像要飞出了一般。周瑜更是兴奋地拍案而起。

“子渊兄的筹划和我不谋而合!”

季书有些心虚,这当然不谋而合,这可不就是你给孙策的二分天下之计吗?只有最后一句,是季书参考了诸葛亮给刘备的三分天下之计。

只听周瑜继续说道。

“只有最后一点,我认为必须先拿下西凉。”

“在我们行动时,天下诸侯也不会闲着,而最后与我们争天下之人必是曹操、刘备中的一人。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剩下那人必能掌控北方的精良战马,别看虎啸营的骑兵同样天下闻名,那才多少人?要知道,单公孙瓒就有一万五千精锐骑兵!”

“我敢说,在水战上,我可以让北方诸侯无人能跨过荆州、江东的长江流域。可过了江北,没有一支强大的骑兵,我江东军同样难以争雄。实现二分天下之后,西凉之地是我军必争之地!”

孙策满是欣喜,有了这番谋划,他要做的事豁然开朗。他只觉得有周瑜、季书二人在,天下间再无难事。

“听说刘备三兄弟是在讨伐黄巾前结义的,现在刘备已经做了徐州牧。”

“而我现在正准备征讨江东,凭自己的实力做江东之主,不如今日我们也结拜为异姓兄弟吧。”

他抱拳看着两人,在他眼中看不到有一丝玩笑的成分。

“你们可愿意助大哥打下江东?”

二人楞了一小会儿,相视一笑异口同声道。

“愿助大哥一臂之力。”

“好!来人,准备三牲和香案。”

孙策咧嘴大叫了一声,屋外的家丁连忙应声而去。

很快家丁们就在院子里摆好了三牲和香案。

三人焚香跪,立誓:“孙策、周瑜、季书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安定天下。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这一年,孙策十九岁,周瑜十八岁,季书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