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冷漠的摇头,他只记得监修是姚广孝和解缙,至于其它参与的人,根本没有任何印象。
“崔翰林是永乐初年的进士,学识渊博,负责校正永乐大典的一部分内容,但因为需要校正的书籍太多,他感觉苦不堪言,于是每日借酒浇愁,最后因饮酒过量而死。”
朱瞻基说到这里看了朱棣一眼,发现对方没什么反应,这才继续道。
“至于赵博士,他负责后期的抄写,但因为任务繁重,朝廷规定的期限又短,结果他竟然在抄写时发疯,差点将抄写的书籍一把火烧了。”
“朕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个博士,差点毁了朕的大典!”
朱棣闻言一拍桌子怒道。
“皇爷爷息怒,当初只是抄写一部永乐大典,就逼死了一位翰林,逼疯了一位博士,他们两人当初都是年轻博学之辈,本应前途无量,却因一部永乐大典毁了自己,因此……”
“朕明白了,就因为这两人,所以翰林院和国子监的官员都不愿意再重录永乐大典!”
朱棣须发皆张,他是皇帝,让臣子做这么一点小事,他们竟然还敢推三阻四?
“皇爷爷,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两人,翰林院和国子监的官员中,有一半以上都参与过当初的永乐大典,他们对重录永乐大典也都十分反对,甚至有几个年纪大的,当场提出要告老还乡,还请皇爷爷体谅!”
朱瞻基再次大声禀报道。
那可是两万多卷书啊,哪怕几百人一起抄写,一个人也要分到上百卷,而且还不能出错,一两天还好,若是成年累月的抄,是个人都得被逼疯。
“哼,朕不管那些官员怎么想,朕只要结果!”
朱棣却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不过面对最宠爱的孙子,朱棣最后还是缓了口气再次道。
“瞻基,你既然接下了这件事,那就想办法去做好,至于别人的想法根本不重要!”
“我……”
朱瞻基本来还想再说什么,但看到父亲朱高炽在向自己使眼色,于是只好垂头丧气的道:“孙儿遵旨!”
父子离开武英殿,刚一出殿门,朱瞻基立刻向父亲问道:“父亲为何不让我把话说完?”
“有用吗?你从小跟在你皇爷爷身边长大,还不了解他的脾气?”
朱高炽笑呵呵的反问一句。
“就算没用,我也得让皇爷爷知道官员们的态度。”
朱瞻基再次执拗的道。
“你刚才没看到啊,你皇爷爷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态度,甚至是别人的死活,他只要结果!”
朱高炽苦口婆心的再次道。
“那……那总不能为虎作伥,拿刀逼着那些官员去重录永乐大典吧?”
朱瞻基急的满脸通红道。
“会不会说话,什么叫为虎作伥?那叫为君分忧,你啊,要学的东西多着呢!”
朱高炽急忙将儿子拉到一边,这才低声叮嘱道。
“反正我是没办法了,这件事要是换做您,您会怎么做?”
朱瞻壑最后双手一摊,只能向父亲求助了。
“嘿嘿,儿子,今天我就教你一招!”
只见朱高炽笑的十分鸡贼,扭头看了看周围,确定没人后,这才再次道。
“我这招叫做拖字决,你皇爷爷不是逼着你找人重录吗,那你找几个人,装模作样的慢慢录,反正这也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完成的,你就这么慢慢的拖,拖到你皇爷爷烦躁,拖到他不安,拖到他自己都想放弃,甚至拖到他把这件事直接忘了,到时也就算解决了!”
“这……这不是糊弄皇爷爷吗?”
朱瞻基目瞪口呆的问道,他没想到一向忠厚的父亲,竟然会教自己这种损招?
“什么叫糊弄,这叫智慧懂不懂,当初你皇爷爷就是用这招对付我们哥仨,他登基后不立太子,整整拖了我们一年多,直到你二叔和三叔忍不住了,最后跳的太高惹怒了你皇爷爷,太子之位才落到我的头上!”
朱高炽一脸得意的再次道。
做为长子,朱高炽一向奉行“不争而争”,无论朱高煦和朱高燧再怎么跳,他只需要做好一个大哥的本份就行了。
“不行,这是我第一个主动揽下的差事,绝不能这么糊弄过去!”
朱瞻基却十分不甘的摇头道。
“行吧,你们年轻人心气高,我也不劝你了,到时你在外面多碰几次壁,自然知道为父都是为你好!”
朱高炽说着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这才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