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6)孝婿特科的真正考核(2 / 2)三生三世的情劫首页

“正是!”

“那三位老人家就是上将军、十三公主夫人和原尚书府千金王夫人?”

“正是!”

“那常来的小姑奶奶不就是摄政王妃,表少爷那就是摄政王世子?”

“正是!”

“大少爷就是康亲王?”

“没错!顺便告诉你,把你们从长安郡城送来的那个空军将士,记得吧?那是大汉空军主帅上官雄飞,也就是我们家的亲卫队长。”

“啊?这个!这,学生怕是读书已经读傻了!”

“嗯,我也觉得你读傻了!不过正和我意!”女帝好像还是不怎么习惯自称朕,更习惯自称我。

“还有,我告诉你,以后就不用自称学生了,你现在的身份,嗯,给你安个什么身份呢?等我一会儿跟父亲母亲商量一下。”

关于女帝夫君的称谓,朝堂曾经谈论过,什么帝君、帝侯、或者君侍侯……报到将军府这边,都没同意。

封小刚和刘思雨更倾向于称为“亲王”,毕竟那个世界的女王丈夫都是这个称呼。

或者延续封筱潇在将军府的身份称谓,称为长公主驸马,只是这个站不住脚,毕竟现在她是皇帝。

等李幕然一家再见到封小刚三人时,三人已经恢复了正常的衣着打扮,李幕然已经给父母说了他们这十几天住的就是将军府,三个老人就是上将军和两位夫人,内院那五个老人就是太上皇和老将军他们五个……差点又把李父李母给吓晕过去。

李幕然看了一小会儿,才小心的见礼,“学生见过上将军,见过将军夫人。”

“好说好说,李贤侄不必客气,大家都别客气。”

既然封筱潇已经确定了,那两家人坐下来聊的可就是她俩的婚事,这是国事,但也是将军府的家事。

全过程,李父李母都是呆滞着的,基本上都是李幕然自己在和将军府众人说,这也难为他了,他的父母哪能那么快接受这天地之差别?

李父李母之前见过的最大的官是谁呢?目前大汉皇朝实施的是朝廷、郡、镇、村族制度,他们见过最大的官就是李族族长,也就是他们村的村长!

眼下是谁?名扬大汉皇朝的上将军和夫人,还有那个坐在一旁的,我们家未来的媳妇儿?居然是女帝陛下!

没把他们吓晕算不错了!

女帝的婚姻,那可不是女帝下嫁!这是百分之百的入赘!这个问题提都不用提,就算是李幕然真是读傻了,他都知道。

他只需要问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就可以了!

他需要做什么?什么都不用做!老老实实的呆在将军府等待大婚之日就行,各种礼仪自然有宫里来人,礼部来人会教他。

不对,他有事情要做,后院那五个老人,他还得继续帮忙照顾!

这一点倒也没人提,看到女帝封筱潇起身走向后院,自己想到时间也差不多到了,自己就告罪,跟着进去帮忙了。

这未婚的小夫妻俩配合倒也默契,跟之前十几天一样,不同之处就是,封筱潇的话要稍微多了一点。

“想必你对于朝廷也有所了解,我呢,这几年基本不上朝的,大事小事都是摄政王姑父领着朝臣处理。”

“我现在的任务就是,照顾好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以后可能还会照顾父亲母亲以及未来的公公婆婆。”

……

没有任何条理可言,想到哪说到哪,总比两个人相对无言好很多。

对于天上掉下来正好砸在他身上的这个大饼——额,不,这个女帝,李幕然自然是心喜的,抛开女帝的所有地位而言,以她对老人的关爱,也正是李幕然心中所求之配偶。

闲下来,会谈起父亲母亲的诗词文章,李幕然的理解倒也不算出众,但胜在基础异常扎实,而且偶尔还能举一反三,这让女帝封筱潇刮目相看。

李父李母在不知道将军府众人身份时,对女帝封筱潇的行为就极为赞赏,作为家中的大小姐,竟然以身侍病,而且还是八个当然,那另外的三个经常装病,小事不假手于人,大事则亲力亲为,这是打着灯笼都难寻的后辈啊。

可是,这是女帝!虽也曾听过传言,女帝身体力行,以孝治天下,但真正看到了才知道这有多让人吃惊。

在不知道身份之前,李父李母只是觉得这个大小姐很厉害,比官府的医官还厉害。而现在,他们已经找不到词来形容了。只是二老确实转不过来,自家儿子二十几年无人问津,如今竟然被将军府看上,成了天家的女婿,这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对于女帝夫婿的称谓,最终还是以将军府定下的为准,摄政王和朝堂众臣都很清楚地知道,将军府才是大汉立国之基,而且说白一点,女帝的夫婿,那不就是将军府的女婿,这是国事,更是将军府的家务事。他们有权提出建议,但采不采用,还是女帝一句话的事情,而女帝听谁的,将军府夫妻三人的。

幕然亲王,这就是最终定下的李幕然以后在朝中的称谓,但是在此之前,还需要处理一些表面上的东西。那就是这次的特科的殿试,总是要张榜的,问题是朝中大臣都知道,应参考十一人,实际参考只有十人,对于缺考之人,无论是宫里还是将军府,都讳莫如深,三缄其口。

但还是有传言出来,就是殿试当日,李幕然出府那转身一跪,街面上有很多人看见了,最后传到了各部及北平太学,李幕然的身份也随这传言浮出水面。

这些传言,是王嫣然通过将军府的下人放出去的,同时放出去的肯定还有李幕然近十二次因孝年年缺考的事情以及殿试当日将军府内十个老人突然发病导致李幕然无法参考,聪明至极的帝都人,慢慢的反应过来,这个来自长安郡的李大才子,怕是已经被将军府选中,从年纪来看,与女帝正好相仿!但是这种想法,不能说!

而外界无论如何传,传来传去都是关于李幕然的孝心问题,有人觉得可惜,毕竟这是特科殿试啊,状元可是登堂入室的存在。也有人觉得正常,毕竟从过往来看,李幕然就是这个样子,特别是那十个郡的也称为孝子的才子,他们也在想,换作是他们,能不能做到如李幕然这般,一年两年可以,十几年如此,他们怕是做不到!而且这次殿试,从大汉数十亿民众中选出来的十一人参加的殿试,近一成的机率能够成长状元,这是比任何时候的机会都更大,换作他们,真的做不到,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本身也就是一个局,真正能够按时走进殿试考场的,实际上都已经被淘汰了,只是他们也好,朝臣也好,似乎都还没明白殿试当日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知道这一切的,目前只有将军府众人和摄政王、摄政王妃、摄政王世子。

将军府和摄政王府,联合导演了一出戏。

则天五年特科,本身特殊的考试方式,早就引发整个大汉的关注,张榜之日,北平城自然是万人空巷,全都聚集在了北平太学附近,至于参考学子,还是只有这十人到场,榜单早就已经张贴出来,只是被皇家护卫队的将士严守着不让人靠近。

而且只有十一个人的殿试,实际上也不需要去看,宣旨太监一个一个的念名字,大家也就都知道了这十个人的排名。

但是很奇怪的是,念出来的第一个排名,是十一,而且还不是李幕然的名字。

将军府无人出面,如果不算摄政王妃的话,将军府确实没有任何一个人到现场。

摄政王携王妃世子一起主持特科张榜。

十一个排名,十位学子的名字都已经被读完了,就剩下第一名状元的名字还未读出。

聪明的人已经知道第一名是谁,不聪明的仍在发呆。

“本次特科状元郎,来自长安郡,李幕然才子。”

随着宣旨太监最后读出的状元名,整个太学门口的人群顿时哗然一片。

这里聚集的都是关注特科考试的人,都知道这个李幕然就是殿试缺考之人,可如今却高中榜首,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怕是难以服众!至少看起来那十个参加殿试的人就表露出来不服的样子。

想让这太学门口的民众安静下来,最好的方法——朝天呜枪!这个方法是摄政王妃封雪岚想出来的。

“本王知道,台下十位才子不服,百姓不服,今日本王就在此办案!来啊,有请证人!”

对应请上来十个老人,全是宫里的老嬷嬷,基本上都是老得走不动路那种,让人抬上来的。

民众不知道,但是那十个才子近距离看清楚了这十个老嬷嬷,傻眼了,他们都见过,就在殿试当日从太学出门到皇宫大殿的途中,他们都遇到过其中一个,回想起当日的情景,想起当日来接考的皇家护卫和太监的表情和说过的话,他们集体反应过来,真正的考试,不是在殿堂,而是在路上。

为什么这么说,回想一下殿试的过程就知道了,那哪是考试,那就是像开朝会一样,摄政王东问一句,西问一句的,大家畅所欲言,跟平日闲聊没什么区别。

而接考过程中,护卫和太监适时的停在了某个老人的面前,还会特地把车驾帘子拉开让他们看到老人躺在地上的,整个街道除了他们没有别人,也有人会下来想帮忙,可就会有护卫或者太监说了,特科殿试,什么时候必须要到场的,不到就视为放弃……然后……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