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并不意外,求稳的陈十一只是默默伸出胳膊和小半个脑袋,在30mm机炮和400mm高射机炮的“洗涤”下,主战坦克宣告了战败。
经此一战,费萨尔·阿卜杜勒当即追加订单,预定了下一辆机甲。
不过,军方的脸面就不太好看了。
“比赛你们也看到了,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机甲在未来替代步战车乃至坦克的可能性。”
贾海磊这位夏国国防部长,亲自主持总结会议。
莅临会议的,全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专家和军事顾问。
其中一位专家斩钉截铁地说道:“人形机甲在战场没有任何优势,如果要装甲就会牺牲机动性。”
“在同等重量的情况下,火力也不如步战车。”
“除了能够在城市战场发挥一定作用,人形机甲在其他场合下根本没用处。”
另一位专家附和道:“没错,虽然人形机甲在城市战场中能够在建筑物中穿行,但是它们的射程和火力都不如现代化的步战车,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有年轻的专家提出:“你们忽略了一点,人形机甲的机动性和操作性都比重型装甲车要好,能够更快地响应和适应不同战场的变化。”
然而,其他专家并没有听进去他的说辞,还是继续争论着。
从结果来看,主流观点并不看好机甲,对于是否要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多数人持消极的态度。
然而,在蓝星的另一边,情况却呈现截然相反的情况。
一位白人专家正在给六角大楼的一众将军和官员们讲课:
“我们认为,如同‘人猿的缺失环节’理论那样,战场中脱离重火力保护的步兵,其生存能力是极低的,这是由步兵和炮兵之间的‘缺失环节’所决定的。”
“从二战开始,装甲车辆充当了连接步兵和炮兵的纽带,但轮式和履带式的传动方式在山地等特殊地形下,依然无法对步兵提供不间断的支援。”
“尤其是在反恐战争中,我们看到轻便的轮式装甲车无法抵御火箭弹的攻击,而笨重的坦克在复杂的街道和山地中又难有用武之地。”
“从那时候起,我们认为只有一种会自己行走的武器,才能在任何狭小的战场空间内,给步兵提供贴身保护。”
一众白头鹰将军们听了频频点头。
专家继续说:“机甲的灵活性,除了超强的地形适应性以外,最具价值的就是它可以做出类似士兵的战术动作。”
“一辆步兵战车想从掩体后方探出机炮扫射目标,需要车身和炮塔的精确控制才能做到,并且还是以至少需要露出半个侧面车体作为代价——此时一发RPG就能入魂了……”
“换成人形机甲,它们仅需要伸出胳膊,就能完成探身瞄准、射击的连贯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