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章驯兽术,灵魂交流术!(2 / 2)悠闲人生:从玩盆景开始首页

“静姝,来抱一下,这狸花猫很乖的!”

姚静姝面露顾虑之色,嘀咕道:

“许远,这一只狸花猫不会咬我,挠我吧!”

许远正色道:

“静姝,我哪里舍得让狸花猫挠你,或者是咬你呀!”

“嗯~,那我试一试!”

姚静姝鼓起勇气,将油纸伞递给了许远,小心翼翼的接过了狸花猫,发现没事,伸手抚摸起它的头来。

许远撑着油纸伞,走到悬崖边,看壮阔的高山,沉静的河水。

在斜斜,冰冷的小雨滴中,内心愉悦而惬意!

心想,禅宗史书《五灯会元》卷17《惟信》: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此一段话语,是大师一生中三个阶段,三种不同的见解。

未参禅时,不知佛义,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参禅之后,学习了佛教教义,被其导引,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三十年后,功德圆满,与佛义浑一,可称得上是彻悟成佛,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看似又回到了最初,而境界自不同。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俗人境界。

我们相信“眼见为实”,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力。

山不是山,是什么?

这种对自我认知充满绝对信任的态度,正是佛教眼中的“愚人”。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修行者的境界。

《金刚经》云: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世间万象,皆是虚妄。

觉悟的人明白,我们看到的山水,是刹那生灭的连续相而已。

最后一重境界。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是明心见性的境界,能看透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

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明白,自己放不下的人和事,岁月都替自己轻描淡写。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你可以消沉,可以抱怨,甚至可以崩溃。

但一定要有一颗安定的心。

因为好起来的,从来不是生活,而是自己的心。

不在一些无所谓上的人和事上纠缠,不委屈求全,不消耗自己。

当你的内心足够坚定,谁都没办法影响到你。

这世界上有太多的猝不及防。

人若是修行到了最后一个境界,整个人谦和,宁静、充满欢欣!

许远觉得自己顶多算是一个活得比较通透的人,一只脚迈进去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而已。

这时,姚静姝冲许远喊道:

“许远,我乏味了,下山吧!”

“好,山陡路滑,静姝,我背你下山!”

许远面露笑意,一脸殷切之色,撑着油纸伞,朝姚静姝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