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为的高兴,群臣也跟着喝彩。
虽然贾瑞的回答,在很多饱学大儒的眼中,简直是离经叛道,不伦不类。
正常是不可能被重视采用的,可架不住朱元璋喜欢啊。
有这位大佬支持,其它人哪敢道半个不字!
贾瑞被朱元璋赏识,名声大噪。
但贾宝玉,就显得逊色多了。
朱元璋甚至没有提起他。
宴席结束,群臣散去,朱元璋也是带着张美人,在而慑的服侍中离去。
而贾政带着贾宝玉,贾瑞去拜访朱允炆,对贾元春行大礼。
礼毕,贾政落座,朱允炆道:“既然是本家。”
“又加封了太子宾客,理当赐座。”
“至于宝玉,你我也见过多次了,不必拘束。”
太监吴亮,赶紧招呼着小太监,给加了两张椅子。
原本在这个场合,必然是贾政、贾宝玉和贾元春沟通感情。
贾瑞这样的旁支,不会有存在感。
然而现在,众人却都将他给当成了核心,搞的他想低调都低调不成。
贾元春:“虽说咱们都是贾家的子孙,但我离家早,和你们不熟悉。”
“以后要多多走动,不要生疏了。”
“恩,好。”贾瑞点点头。
贾元春身为贤德妃,位极人臣,享受着荣华富贵。
连贾府的前途,也和她深度绑定。
成为了贾家,乃至四大家族,最大的‘靠山’。
但能感受到,贾元春似乎并不快乐。
所谓的神仙眷侣,也只是装给别人看的。
这难免让贾瑞有些惊讶。
本来觉得,能够有幸嫁入皇宫,成为朱允炆的宠妃,指不定得多高兴。
可这么一看,却是另有隐情。
几人叙旧一番。
朱允炆道:“瑞卿,既然皇爷爷对你十分赏识,料定你必然有真才实学。”
“不如和我去东宫,交谈交谈,我也好当面请教。”
贾政闻言,也是会意,赶紧站起来请辞。
得到了朱允炆的点头后,便是带着贾宝玉,和贾元春道别后离去。
而贾元春,此番也是眼眸闪动,似乎心事重重。
贾瑞注意到无数细节,也难免有点不是滋味。
这毕竟是皇宫大内,规矩多,等级森严。
人都是生活在框架之中的,稍有不慎,小命就会丢掉。
想自由自在的愉快生活?根本不存在的!
贾元春虽说是宠妃,可也是妙龄少女,却被束缚在这里,心态可想而知。
有朱允炆在身边,他也不好说什么,只好和她点了点头后,便是和朱允炆去东宫议事。
……
朱允炆给人的感觉,是藏得很深。
没办法,朱元璋和朱标,都太强了!
一个是开国之君,名震天下,君临九州的洪武皇帝。
另一个,则是从开国之初,就被立为太子。
此后朱元璋的所有布局,都是围绕着他进行,妥妥的准皇帝。
这就好像是两座大山般,无论他怎么做,都无法超越。
朱标死后,朱元璋虽然在领导班子上,做出了重大调整。
搞出了一个震惊全国的‘蓝玉案’,遭受株连者多达上万人!
但整体来说,当年辅佐朱标的人,如今也都原本人马的来辅佐他。
在这些老前辈的眼中,虽然知道君臣之礼,但却都将他当‘小孩’。
尤其是朱元璋,这座让所有人,都无法越过的大山,更是给他早早的安排好了一切。
这种无处不在的支配感,侵蚀着他的意志。
他想证明自己,也是没啥机会。
只聊了一会,贾瑞就察觉到了这一点。
朱允炆背靠着栏杆:“瑞卿,说说你的治国之道吧。”
既然朱元璋当众说出,他有治国才能。
并要求他,来东宫当宾客,那当然要‘请教’一番!
贾瑞并未急着回答。
他得先试试看,这位太子爷,是不是能"处"。
相对于朱元璋的动不动就杀人,朱允炆很明显要好不少。
只要和他有了交情,也许关键时刻,可以保命。
他现在已经被朱元璋盯上,骑虎难下,必须要寻求一个稳妥的保命之道了。
而略显‘失意’的朱允炆,刚好就是个挺好的选择。
贾瑞:“我想请教一下,太子的想法。”
朱允炆微微愣住,这么和他说话的人,还挺少见。
想了想,叹道:“治国理政,遵循朝廷法度,严格执行下去,天下就可以治理的很好了。”
贾瑞一笑:“朝廷法度虽然好,但也不是完美的。”
“任何制度都有优缺点,一朝天子一朝臣,只有按照当时的情况去制定政策,才能符合现实。”
“我倒是觉得,尝试一些新的办法,也许会有不同的效果。”
朱允炆眼中波动惊讶之色,表情也是从无所谓,变的积极了不少。
“哦?新的办法?说说看!”